通常胎兒生長至28周以前,浮游在羊水中可自由活動;但是過了8個月后,身體變大,胎兒頭部漸漸變重而會朝下,臨近生產時大都固定為頭朝下的姿勢,所以分娩的時候,約有96﹪的胎兒是從頭部先生出來的,因而被稱為正常胎位--頭位。不良姿勢的頭位也叫胎位不正, 若胎位是正常頭位,但卻保持不良的姿勢,也會影響產程。下面是關于由于胎兒因素導致難產的幾點因素介紹:
1、不正常胎位或胎向不正常。因為產前B超的廣泛使用,不正常之胎位(臀位或橫位)大都會被發現;胎向不正常(如胎兒的后腦勺在正后方)一般需要在待產過程中依靠內診來發現。
2、胎兒過大。胎兒過大跟骨盆腔狹窄其實是相對的,骨盆腔比較寬的媽媽就可以陰道生產下比較大的嬰兒。在一些比較特殊的狀況之下,容易有胎兒過大的情形發生,如:糖尿病的媽媽、前一胎是巨嬰等等。B超雖然是一個很好的產前診斷工具,但是在胎兒體重的預估上跟實際還有一些差距,一般而言,10%的誤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胎兒愈大,那么誤差可能會愈大。退一步說即使B超估算胎兒體重準確,然而像胎兒因為肩膀特別肥厚而造成的肩難產就難以單從估計體重的大小而來加以預測,因為這種胎兒出生時體重并不一定很重。
3、胎兒異常。胎兒如果有先天性腫瘤,如背部神經血管瘤、畸胎瘤、胎兒水腦、連體嬰等等,一般都可以用B超在產前診斷出來。如果孩子出生之后有比較好的預后,或者有好的治療方法,剖腹生產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如果預后不好,如大的腦積水,抽取腦脊液之后也可以嘗試陰道生產。
溫馨提示
以上就是關于胎兒因素導致難產的幾點病因介紹,希望對您和您的家人都能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