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研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在多種因素下造成的,現在很多家長至今仍對“黃疸”沒有概念,不知道它有哪些特征,所以扔有許多寶寶在滿月那天,被家中來的客人發現有黃疸才抱去看醫生,有些寶寶雖然黃疸自然退了,但對大腦造成了損害,年輕的媽媽并不知道;有些寶寶的黃疸持續很長時間未退,最后還得去醫院治療,花去很多醫療費,甚至個別寶寶因黃疸進行性加重而危及生命,或雖保住生命卻留下腦損傷(腦癱)等。
母乳性黃疸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由膽紅素肝腸循環增加所致,這種學說較為成熟,并得到驗證,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發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
一般對足月健康兒,增加喂養次數,刺激腸蠕動,減少膽紅素吸收可預防早發性母乳性黃疸。當膽紅素升至250-270 umol/L時暫停母乳喂養,48小時改配方奶直到膽紅素降到安全范圍再恢復母乳,當膽紅素升至256-342umol/L時,暫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時給予光療或不停母乳加光療。早產未成熟兒,血清膽紅素達170umol/L時應停母乳給予光療。
母乳性黃疸是指與母乳喂養有關的特發性黃疸,其特點有:母乳喂養,足月兒多見。
1、黃疸在生理性黃疸期間,即出生后2天至2周發生,但不隨生理性黃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黃疸以輕、中度為主,重度少見(大于或等于342umol/L),以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多見。
3、患兒一般情況好,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陰性。停母乳48-72小時后黃疸明顯減輕,如再喂母乳黃疸反復。
溫馨提示
對于那些媽媽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或“B”型血的,生寶寶前后應及時做相關檢查,防止“ABO”溶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