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損傷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疼痛,同時也可能伴隨著毀容的危險,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關于顏面口腔軟組織損傷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1、擦傷
擦傷為皮膚與粗糙物體相摩擦,引起表皮和真皮的淺層損傷,可與挫傷同時發生。
[診斷要點]
1.多發生在面部突出的部位,如頰、額、鼻尖與頜部。
2.創面有毛細血管滲血和組織液滲出。
3.疼痛較敏感,常伴燒灼感。
[治療原則]
1.清洗創面:用生理鹽水或1.5%過氧化氫液清洗,將創面上的泥沙或其他異物清除。
2.局部用藥:創面無繼發感染,可涂2%紅汞,或紅霉素軟膏。若繼發感染可用0.1%利凡諾濕敷,控制感染后用暴露療法。
3.全身用藥:預防感染可用磺胺及抗生素類藥物。
4.中醫治療:可外敷如意金黃膏配云南白藥。
2、刺、割傷
刺、割傷:刺傷常為尖銳的物品,如:針、刃器、竹(木)片及其他尖細的物件刺人組織所致;割傷為由銳利器械如刀片或玻璃碎片割裂組織所造成的開放性損傷。
[診斷要點]
1.刺傷創口小而傷道深,可見盲管傷也可見貫通傷。
2.損傷物可斷在創口內,并可將細菌帶人深部致繼發感染。
3.據刺人點的部位,傷道可達鼻腔、副鼻竇,眼眶,甚至深達顱底。
4.割傷創緣整齊,無組織缺損或較少缺損,創面一般均較清潔,創口深者致血管破裂出血或面神經切斷,造成面癱,涎腺導管切斷則發生涎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