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
1.注意有無呼吸道阻塞、口唇發紺、躁動不安、鼻翼煽動等呼吸道阻塞先兆。
2.檢查脈搏、血壓和瞳孔變化。
3.查明窒息發生的原因,是否因損傷組織移位或異物、血塊、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是否因局部血腫或水腫的壓迫而閉塞呼吸道,有無分泌物、血液、嘔吐物吸入氣管內。
4.檢查時尤其要重視昏迷患者。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資料可以診斷。
鑒別診斷
1.口腔念珠菌病
是真菌念珠菌屬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近年來,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發生菌群失調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內臟、皮膚、粘膜被真菌感染。
2.口腔扁平苔蘚
是一種影響皮膚和黏膜表面的炎性疾病,推測可能由自身反應性T淋巴細胞介導的對上皮基底細胞損害所致,臨床和組織病理表現與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極為相似。
特點
1.表面傷情與實際傷情不完全一致
由于頜面部血運豐富,傷后易出血、水腫,組織反應劇烈,所以傷情顯得特別嚴重;如有頜骨骨折錯位,則面容出現明顯畸形。
2.清創縫合的時限放寬
由于血運豐富,組織抗感染及再生修復能力較強,創口易于愈合。因此,初期清創縫合的期限可適當放寬,即使傷后24-48 小時甚或更久的創口,只要未出現明顯的化膿感染,清創后做初期縫合仍可取得良好的預后。
3.易伴發其他部位創傷
頜面部上接顱腦,上頜骨或面中份創傷易并發顱腦損傷,如腦震蕩、腦挫傷、顱內血腫和顱底骨折等。其主要臨床特征是傷后有昏迷史,顱底骨折時有腦脊液耳或鼻漏。頜面部下連頸部,為大血管和頸椎所在。下頜骨創傷容易并發頸部傷,因此要注意有無頸部血腫、頸椎創傷或高位截癱。口腔頜面部有涎腺、面神經及三叉神經分布,如腮腺受損,可并發涎漏;如損傷面神經,則可發生面癱,至閉眼困難,口眼歪斜;而三叉神經損傷時則可在其分布區域出現麻木感。
4.頜骨上的牙齒在創傷時的利弊
一方面折斷的牙碎塊可以向鄰近組織內飛散,造成“二次彈片傷”,并可將牙齒上的牙結石和細菌帶入深部組織,引起創口感染。位于頜骨骨折線的齲壞牙齒還可導致骨創感染,影響骨折愈合。另一方面,牙列的移位或咬合關系錯亂又是診斷頜骨骨折的主要體征。治療牙、牙槽骨或頜骨骨折時也常需利用牙齒作為結扎固定的基牙,而恢復正常的咬合關系又是治療頜骨骨折的重要標準。
5.易發生窒息
口腔頜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創傷時可因組織移位、腫脹,舌后墜、血凝塊和分泌物的堵塞而影響呼吸或發生窒息。因此,救治傷員時應盡量保持呼吸道通暢。
6.影響進食和口腔衛生
口腔是消化道入口,創傷后會影響咀嚼和吞咽功能,妨礙正常進食,需選用適當的飲食和喂養方法,以維持傷員的正常營養量。進食后應清洗口腔,注意口腔衛生,預防創口感染。
7.易發生感染
口腔頜面部腔竇多,如口腔、鼻腔、鼻旁竇及眼眶等。在這些腔竇內存在著大量的細菌,如與傷口相通,則易發生感染。在清創處理時,應盡早關閉與這些腔竇相通的創口,才能減少感染的機會。
8.易遺留面部畸形
頜面部受創傷后,如果處理不當或本身有組織缺損,常可造成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從而加重傷員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壓力。因此,要盡量保留組織,準確對位,小針細線縫合,使之能修復完整或努力恢復其外形,減輕瘢痕,以達到美觀和功能的要求,不至于妨礙社交和生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