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咳嗽簡介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簡介
慢性咳嗽是指既往無相應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病史,胸部體檢和胸片都無異常發現,也就是排除了肺癌等器質性疾病,應用常規抗感染或鎮咳治療無效。此類患者最易被醫生和病人自己所疏忽,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廣。很多患者長期被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無效,常因診斷不清反復進行各種檢查,不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經濟負擔。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質量,增加了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另外,頻繁的咳嗽可能引起多種并發癥。
2慢性咳嗽癥狀和體征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癥狀和體征
超過3周的咳嗽稱為慢性咳嗽。也有學者認為咳嗽8周才可稱為慢性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六大病因為:鼻后滴漏綜合癥、咳嗽變異性哮喘、胃食道反流、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心因性咳嗽。
慢性咳嗽以咳嗽變異性哮喘最為常見,該病以咳嗽為唯一癥狀,故臨床特點缺乏特異性,誤診率非常高。因此對于慢性反復發作的咳嗽應該想到該病的可能。由于約50%-80%的咳嗽變異性哮喘兒童可發展為典型哮喘病,約10%-33%的成人咳嗽變異性哮喘也可發展為典型哮喘,許多作者將咳嗽變異性哮喘視為哮喘病的前驅表現,因此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對預防哮喘病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以下臨床特點:
(一) 發病人群:兒童發病率較高,已發現30%以上的兒童干咳與咳嗽變異性哮喘有關。在成人中,咳嗽變異性哮喘發病年齡較典型哮喘為高,約有13%患者年齡大于50歲,中年女性較多見。
(二) 臨床表現: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癥狀,主要為長期頑固性干咳,常常在吸入刺激性氣味、冷空氣、接觸變應原、運動或上呼吸道感染后誘發,部分患者沒有任何誘因。多在夜間或凌晨加劇。有的患者發作有一定的季節性,以春秋為多。患者就診時多已經采用止咳化痰藥和抗生素治療過一段時間,幾乎沒有療效,而應用糖皮質激素、抗過敏藥物、β2受體激動劑和茶堿類則可緩解。
(三) 過敏病史:患者本身可有較明確的過敏性疾病史,如過敏性鼻炎、濕疹等。部分患者可追溯到有家族過敏史。
(四) 體征:雖然其也可以有支氣管痙攣,但多發生在末梢的細小支氣管或短暫性痙攣,因此體檢時聽不到或很少聽到哮鳴音。
(五) 實驗室檢查:
1.氣道反應性增高,多為輕-中度增高。試驗過程可誘發類似發病時的刺激性咳嗽。
2..肺功能損害介于正常人與典型哮喘之間。
3.皮膚過敏原試驗可以陽性。
4.血清IgE水平增高。
5.部分患者支氣管擴張試驗可呈陽性,當出現陽性反應時,提示氣道存在一定的痙攣和梗阻狀態。
6. 外周血嗜酸細胞計數增高,血清ECP水平增高。
3慢性咳嗽鼻炎可引起慢性咳嗽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鼻炎可引起慢性咳嗽
提起慢性咳嗽,很多人會立刻想到支氣管炎或慢性咽炎。但是有專家稱,鼻炎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罪魁禍首之一。
鼻炎、鼻竇炎都可以引發慢性咳嗽,因為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從鼻咽部返流到咽喉部,這些分泌物中含有導致咳嗽的致病因素,刺激咽喉部或氣管從而引發咳嗽,這在醫學上被稱為“鼻后滴漏綜合征”。
4慢性咳嗽分類和原因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分類和原因
咳嗽通常按時間分為3類: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時間<3周,亞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
1、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見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氣管炎,急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等。
2、亞急性咳嗽:最常見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稱感染后咳嗽),細菌性鼻竇炎,哮喘等。
3、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較多,通常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初查X線胸片有明確病變者,如肺炎、肺結核,肺癌等;另一類為X線胸片無明顯異常,以咳嗽為主或惟一癥狀者,即通常所說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簡稱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為:咳嗽變異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綜合征(PNDs),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這些原因占了呼吸內科門診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他病因較少見,但涉及面廣,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內膜結核、變應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
1.各種鼻、咽、喉疾病引起咳嗽
此類疾病在臨床中統稱為鼻后滴流綜合征,是一種常見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現命名其為“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它的特點 是發作性或持續性咳嗽,以白天咳嗽為主,入睡后較少咳嗽,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著感,有鼻炎、鼻竇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檢查發現咽后壁 有黏液附著、鵝卵石樣觀。普通感冒引起咳嗽也可能是鼻后滴流刺激所致。普通感冒可被認為是一種鼻后滴流綜合征。由于普通感冒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故鼻后滴 流綜合征是引起咳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氣候變遷,大氣污染加重,患者疊進感冒藥、濫用抗生素等,使本病發病日趨增多。
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咳嗽是胃食管反流最常見的食管外癥狀之一,其次為咽球感和(或)咽部異物感、咽喉灼痛、聲音嘶啞。其咳嗽多為刺激性 干咳,亦可表現為有痰的咳嗽。絕大多數為白天咳嗽,個別表現為夜間咳嗽,常伴胃灼熱、反酸及胸痛、惡心等消化系統癥狀。但臨床上也有不少患者完全沒有反流 癥狀,咳嗽是其惟一的臨床表現。24小時食道Ph監測可以診斷。其機理不清,可能與咽、喉、氣管的咳嗽受體受反流物刺激有關。使用制酸劑或促胃腸動力藥 (如嗎丁啉)或H2受體阻止劑、質子泵抑制劑可迅速減輕,但明顯改善需5個月。中藥辨證治療對緩解病情效果較為明顯。
3.“哮喘”引起咳嗽
如果咳嗽超過2個月,則應考慮變異型哮喘的可能。此病易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兩者均以咳嗽為惟一或主要癥狀,胸部X 線檢查無明顯異常,且都有自行緩解期。前者常有蕁麻疹、皮膚濕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過敏原皮膚試驗常對一種或數種抗原呈陽性反應。其咳嗽性質不 同,前者異常劇烈,持續不解,以陣發性痙攣性干咳為主,偶有少量黏痰,夜間或晨起發作,影響睡眠,冷空氣或運動誘發加重,抗炎、化痰止咳藥無效。支氣管激 發試驗或舒張試驗陽性。
4.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引起咳嗽
由嗜酸粒細性支氣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臨床表現特征多為慢性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許黏痰,可在白天或夜間咳嗽,部分患者對 油煙、灰塵、異味或冷空氣比較敏感,常為咳嗽的誘發因素。誘導痰中嗜酸粒細胞增多,肺通氣功能正常,無氣道高反應性,糖皮質激素治療效果良好。就診前患者 多數病程超過3個月,甚至長達數年以上。部分患者與吸入變應原有關,如塵螨、花粉、蘑菇孢子等,也有與職業性接觸化學試劑或化學制品有關,如橡膠手套、丙 烯酸鹽等。
上述情況為引起慢性咳嗽的最常見的病因,除上述情況外,還有其他幾種引起咳嗽的原因。不少間質性肺病在早期往往以干 咳為主要癥狀,這種情況下肺功能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藥物性引起的咳嗽常見于ACEI、β受體阻滯劑,發病率在15%左右。服藥后24小時或數月后發生, 女多于男,可能與提高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有關。停藥數日至4周后緩解;在除外這些因素后,可考慮心因性咳嗽,與緊張、焦慮、悲傷等負面情緒有關。其特點是 咳嗽呈犬吠樣或雁鳴樣、刺激性干咳,常伴清喉音。咳嗽與進食、飲水均無關系。感染性咳嗽可以逐漸演變成為心因性咳嗽。
5慢性咳嗽診斷與鑒別診斷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
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認為以下幾條可作為診斷咳嗽變異性哮喘的參考標準:
(一) 咳嗽反復發作持續1個月以上,以干咳為主;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或運動后加重;
(二) 咳嗽多與接觸刺激性氣味、冷空氣、接觸變應原或運動過度有關;
(三) 可有過敏性鼻炎或其他過敏性疾病病史或家族史,過敏原檢查呈陽性反應或IgE水平增高;
(四) 氣道反應性增高;
(五) 抗生素或對癥治療2周以上無效,而對抗過敏治療或支氣管擴張劑有效;
(六) 排除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
輔助診斷措施
在遇到僅主訴為長期咳嗽(時間大于兩周)的患者時,應當考慮到咳嗽變異性哮喘的可能,在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體檢、總結臨床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以下方法可以確診:
(一)若患者就診時測定的FEV1或PEFR低于正常值的70%,可令其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如2%舒喘靈200μg,15分鐘后復測上述指標,如FEV1和PEFR改善率≥15%,可確診本病。
(二)如果患者就診時FEV1及PEFR≥70%正常預計值,可謹慎地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具體做法及診斷標準參見第 章。
(三)連續三天測定24小時內PEFR晝夜變化,是診斷這類支氣管哮喘簡單而有效的篩選方法,若PEFR變異率≥20%,可確診本病。
雖然肺功能指標的測定是早期發現這類哮喘的有效手段,但有人研究發現晝夜咳嗽的頻率與肺功能損害的程度并不相關。
(四)診斷性治療:對于臨床懷疑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患者,可以試用支氣管擴張劑,包括吸入或口服 β2受體興奮劑、茶堿類,如咳嗽明顯減輕或消失,則支持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如療效不顯著,可改用吸入糖皮質激素或口服強的松(30~40mg/日),多數咳嗽變異性哮喘可在一周內癥狀明顯緩解,少數患者需治療兩周才見效。
鑒別診斷
由于咳嗽是許多疾病的一種非特異性癥狀,臨床上進行確診時必須詳細詢問病史、全面查體、做胸部X線或CT、氣道反應性測定、肺功能、心電圖、纖維支氣管鏡及一些特殊檢查以排除一些可以引起慢性、頑固性咳嗽的其它疾病。
許多疾病伴有咳嗽癥狀,需要與咳嗽變異性哮喘鑒別的疾病包括COPD、慢性支氣管炎、胃食道返流誘發的咳嗽、反復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典型哮喘、后鼻孔滴漏綜合癥(PNDS)、支氣管內膜結核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誘發的咳嗽等,這些疾病是慢性咳嗽常見病因,在診斷咳嗽變異性哮喘時需要仔細排除這些疾病。此外,慢性心功能不全、食道裂孔疝、高血壓病,氣道炎癥、腫物、異物、以及煙霧刺激、焦慮等都可導致慢性咳嗽。
6慢性咳嗽并發癥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并發癥
許多疾病伴有咳嗽癥狀,需要與咳嗽變異性哮喘鑒別的疾病包括COPD、慢性支氣管炎、胃食道返流誘發的咳嗽、反復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典型哮喘、后鼻孔滴漏綜合癥(PNDS)、支氣管內膜結核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誘發的咳嗽等,這些疾病是慢性咳嗽常見病因,在診斷咳嗽變異性哮喘時需要仔細排除這些疾病。此外,慢性心功能不全、食道裂孔疝、高血壓病,氣道炎癥、腫物、異物、以及煙霧刺激、焦慮等都可導致慢性咳嗽。
7慢性咳嗽治療方式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治療方式
西藥治療
雖然咳嗽變異性哮喘通常沒有生命危險,但由于咳嗽變異性哮喘可以發展為典型哮喘,且本病可以嚴重影響睡眠、工作和學習,因此應及早診斷并積極進行治療。
一旦確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應停止應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同時應注意避免過敏原的接觸。特別是對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實施哮喘病初級預防,旨在促進和加強Th1的細胞反應。
咳嗽變異性哮喘治療原則和典型哮喘一樣,主要以吸入糖皮質激素進行抗炎治療為主,具體治療方案和吸入糖皮質激素的劑量可參考擴展閱讀中的詳盡治療方案。通常需要連續吸入5~7天,在氣道炎癥控制后,咳嗽癥狀可逐漸減輕或消失。吸入糖皮質激素的時間應至少持續3個月,以免復發。如果咳嗽較重,必要時可配合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如吸入或口服β2受體興奮劑或/和口服茶堿類藥物,可以暫時緩解咳嗽癥狀。抗變態反應藥物如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以及肥大細胞穩定劑如Nedocromil、色甘酸鈉等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往往需要持續應用2周以上。
對于停藥后又反復發作的患者應及時查清過敏原,采取有效的預防手段,必要時給予變應原疫苗治療。
中藥療法
主治:咳嗽痰多、氣喘、水腫、暖氣嘔吐
(l)貝母 苦甘寒。功用:潤肺清熱,化痰止咳,散結消腫。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肺虛久咳、過力傷肺、瘡癀腫毒、乳癰等。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6- 15g,犬2- 5g。
⑵瓜簍甘寒。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潤腸通便。主治:慢性支氣管炎、肺熱咳嗽、大便秘結、乳腺炎等。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12 - 15g,犬6- 8g。
⑶百合甘寒。功用:潤肺止咳,清熱利水。主治:肺熱咳嗽、勞傷咳嗽、肺癰、心悸、神昏不安等。用量:馬、牛25 - 60g,豬、羊10 - 20g,犬3- 8g。
⑷天花粉甘酸寒。功用:生津潤肺,止咳化痰,止渴排膿。主治:肺熱咳喘、勞傷咳嗽、口渴喜飲、乳腺炎、瘡腫等。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6- 12g,犬3- 8g。
⑸麥門冬甘苦寒。功用:清心潤肺,養胃生津,化痰止咳。主治:肺熱,胃熱、肺癰、三
喉癥、大便燥結。用量:馬、牛25 - 45g,豬、羊5- 15g,犬3- 8g。
⑹天門冬甘苦寒。功用:滋陰潤肺,清熱,化痰止咳。主治:鼻出血、肺熱咳嗽、過力傷肺、口渴、喜飲、大便燥結等。用量:馬、牛15 - 45g,豬、羊5- 15g,犬3- 6g。
⒋清肺化痰止咳藥
(l)桑白皮 甘寒。功用:止咳平喘,利水消腫。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用量:馬、牛15 - 60g,豬、羊6- 12g,犬3- 6g。
⑵枇杷葉 甘平。功用:清肺化痰,降氣和胃。主治:肺熱咳喘、胃熱嘔吐。用量:馬、牛15 - 30g,豬、羊3- lOg,犬2-5g。
⑶沙參甘寒。功用:清肺化痰,滋陰生津。主治:肺熱咳嗽、勞傷咳嗽、脾胃虛弱、口渴喜飲、大便燥結等。用量:馬、牛15 - 60g,豬、羊5- 15g,犬3- 9g
8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如何預防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如何預防
一、加強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二、注意氣候變化,防止過冷或過熱。
三、注意飲食,要以清淡為主,要忌糖、甜食、冷飲等。其次,蝦、蟹、冰凍海魚等含大分子蛋白容易導致過敏,不宜多吃。
四、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
五、不要抱著長絨毛玩具入睡;在浴室和地下室,應使用除濕機和空氣過濾器,并定期更換濾網;被褥要常晾曬。
六、經常開窗,流通新鮮空氣。家人有感冒時,室內可用醋熏臭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七、及時接受預防注射,減少傳染病發生。
八、盡量避免接觸過敏源。如:煙霧、塵埃、寵物、花粉、冷空氣、油漆,過敏性的藥物、食物等。再次,保持居室環境空氣新鮮,患病后要及時治療。
9慢性咳嗽食療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食療
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 患者以中 老年人 居多,暮秋冬季是該病的多發季節。其主要癥狀是咳嗽、咳痰、氣喘等。除應盡早治療,服用中、西藥物及做好護理外,采用飲 食療 法也有輔助療效。
1.大蒜、食醋各250克,紅糖90克。將大蒜去皮搗爛,浸泡在糖醋溶液中,一星期后取其汁服用,每次一湯匙,每日3次。
2.白蘿卜250克洗凈切片,冰糖60克,蜂蜜適量,加水適量煮至熟爛,食蘿卜飲湯,每日早晚各1次。
3.白蘿卜250克洗凈切片,生姜7片,紅糖30克,加水適量煎汁服用,每日早晚各1次。
4.紅白蘿卜250克洗凈切片,加麥芽糖25克放置半天,取其汁液飲服,每日2-3次。
5.麥芽糖、蜂蜜、大蔥汁各適量,熬溶后裝瓶備用。每次取服1茶匙,每日3次。
6.雞蛋2個,香油50克,食醋適量。將雞蛋打散放香油中炸熟,加食醋食之,早晚各1次。
7.花生米100-150克,加冰糖和水各適量煮至熟爛,食花生米飲湯,每日1-2次。
8.杏仁15克,反復搗爛加水濾汁,再加蜂蜜1茶匙,用開水沖服,每日2-3次。
9.雪梨1個削皮去核,納入貝母粉9克、冰糖30克,隔水蒸熟食之,每日早晚各1個。
10.南瓜500克去皮切成小塊,紅棗15枚,紅糖適量,加水適量煮湯服食,每日1-2次。
11.鮮橙1個連皮切成4瓣,加冰糖15克,隔水燉半小時,連皮食之,早晚各1個。
12.冬瓜籽、冬瓜皮各20克,麥冬15克,加水煎汁服用,每日1劑分早晚服。
13.甜杏仁10克,細嚼慢咽,每日2次,有止咳、化痰、定喘等作用。
14.雪梨1個挖去果核,填入冰糖適量,隔水蒸熟食之,每日早晚各1個。
15.芝麻、生姜各50克共搗爛,加水適量煎汁服用,每日1劑。
16.鮮百合2-3個,洗凈搗爛濾汁,用溫開水沖服,每日2-3次。
17.大蒜100克去皮拍碎,豬瘦肉500克洗凈切片,加調料炒熟食之。
10慢性咳嗽護理干預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護理干預
(1)心理護理:先穩定患者情緒,主動與患兒及家長交談,消除其緊張感。關心和體貼患兒,耐心聽取他們的訴說,以取得患兒及家長的信任和主動配合。要讓家長知道慢性咳嗽治療重要措施是長期、持續、規范、個體化治療。
(2)生活護理:囑咐家長要注意小兒衣著保暖。平時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飲食宜清淡可口,禁食辛、酸、麻、辣、冷飲及油炸食物,多飲水,多食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證患兒一定的睡眠和休息。在緩解期鼓勵患兒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避免劇烈運動,以改善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3)嚴格控制環境因素:凈化室內環境,保持室內通風和適當的溫濕度,避免冷空氣刺激及吸人二氧化碳、煙霧等,吸煙的家長最好戒煙,家長一定要吸煙的必須遠離孩子,尤其不要在孩子的居室吸煙;針對患兒慢性咳嗽的誘因,避免接觸易引起過敏的塵螨、花粉、真菌、皮毛、食物、藥物等。
鼻源性咳嗽
鼻源性咳嗽是指因鼻部炎癥而分泌出的大量粘稠物質粘附于鼻咽處而產生異物感,人體則試圖通過不斷震動鼻咽處組織而將其作為痰排出而咳嗽。同時粘稠分泌物在鼻咽處的堆積造成鼻咽處發炎,而表現出咳嗽癥狀。
治療方法
洗鼻法
用4.5克不含任何添加物質的純鹽兌500毫升清潔溫水。將兌好的鹽水灌入洗鼻壺中。將壺嘴對準一邊鼻孔,頭稍微偏向另一邊,讓水流從另一邊鼻孔流出。取下洗鼻壺,稍用力分別擤兩邊鼻子。在另一邊鼻孔重復相同動作,直到兩邊鼻道均清洗干凈為止。
治療原理
清除鼻咽及鼻腔中的粘性分泌物,直接消除鼻咽處因粘附的分泌物帶來的異物感,緩解咳嗽癥狀,同時消除鼻咽處炎癥達到治療鼻源性咳嗽的目的。同時,不斷清洗鼻腔中過多的鼻涕還可緩解鼻腔炎癥,不斷減少鼻涕的分泌量,從根本上解決咳嗽問題。此法對感冒引起的咳嗽同樣適用。
其他
可預防和治療感冒、鼻炎(機械性病變鼻炎可能因存在腫瘤細胞的參與而導致洗鼻效果不如普通鼻炎)、鼻源性咽炎、痰多,可預防各種流感、肺結核等各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以及塵肺等職業性呼吸道疾病。
11慢性咳嗽預防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預防
一、加強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二、注意氣候變化,防止過冷或過熱。
三、注意飲食,要以清淡為主,要忌糖、甜食、冷飲等。其次,蝦、蟹、冰凍海魚等含大分子蛋白容易導致過敏,不宜多吃。
四、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
五、不要抱著長絨毛玩具入睡;在浴室和地下室,應使用除濕機和空氣過濾器,并定期更換濾網;被褥要常晾曬。
六、經常開窗,流通新鮮空氣。家人有感冒時,室內可用醋熏臭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七、及時接受預防注射,減少傳染病發生。
八、盡量避免接觸過敏源。如:煙霧、塵埃、寵物、花粉、冷空氣、油漆,過敏性的藥物、食物等。再次,保持居室環境空氣新鮮,患病后要及時治療。
12慢性咳嗽識別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識別
綜述
在臨床上將咳嗽分為了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其中急性咳嗽是指3周以內;亞急性咳嗽是3~8周;病程超過8周則為慢性咳嗽。患了慢性咳嗽的患者,由于咳嗽通常為唯一或主要的癥狀,在臨床上往往被戴上“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和慢性咽喉炎”的帽子,給予止咳化痰藥或反復使用多種抗生素治療均無效果。因而慢性咳嗽纏綿難愈而使用常規止咳治療效果不佳時,一般遵循這樣的思路:首先看胸部X片。如果胸片有陽性發現則分別進行對因(如消炎、抗癆、抗腫瘤等)治療或酌情進一步檢查;如胸片等檢查“陰性”,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各種鼻、咽、喉疾病引起咳嗽
此類疾病在臨床中統稱為鼻后滴流綜合征,是一種常見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現命名其為“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它的的特點是發作性或持續性咳嗽,以白天咳嗽為主,入睡后較少咳嗽;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著感;有鼻炎、鼻竇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檢查發現咽后壁有黏液附著、鵝卵石樣觀。普通感冒引起咳嗽也可能是鼻后滴流刺激所致。普通感冒可被認為是一種鼻后滴流綜合征。由于普通感冒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故鼻后滴流綜合征是引起咳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氣候變遷,大氣污染加重,患者疊進感冒藥、濫用抗生素等,使本病發病日趨增多。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咳嗽是胃食管反流最常見的食管外癥狀之一,其次為咽球感和(或)咽部異物感、咽喉灼痛、聲音嘶啞。其咳嗽多為刺激性干咳,亦可表現為有痰的咳嗽。絕大多數為白天咳嗽,個別表現為夜間咳嗽,常伴胃灼熱、反酸及胸痛、惡心等消化系統癥狀。但臨床上也有不少患者完全沒有反流癥狀,咳嗽是其唯一的臨床表現。24H食道PH監測可以診斷。其機理不清,可能與咽、喉、氣管的咳嗽受體受反流物刺激有關。使用制酸劑或促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或H2受體阻止劑、質子泵抑制劑可迅速減輕,但明顯改善需5個月。中藥辨證治療對緩解病情效果較為明顯。
“哮喘”引起咳嗽
此“喘”非彼“喘”,具有喘的實質而無喘的表現。如果咳嗽超過2個月,則應考慮咳嗽變異型哮喘的可能。此病易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兩者均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癥狀,胸部X線檢查無明顯異常,且都有自行緩解期。前者常有蕁麻疹、皮膚濕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過敏原皮膚試驗常對一種或數種抗原呈陽性反應。其咳嗽性質不同,前者異常劇烈,持續不解,以陣發性痙攣性干咳為主,偶有少量粘痰,夜間或晨起發作,影響睡眠,冷空氣或運動誘發加重,抗炎、化痰止咳藥無效。支氣管激發試驗或舒張試驗陽性。
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引起咳嗽
由嗜酸粒細性支氣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臨床表現特征多為慢性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許黏痰,可在白天或夜間咳嗽,部分患者對油煙、灰塵、異味或冷空氣比較敏感,常為咳嗽的誘發因素。誘導痰中嗜酸粒細胞增多,肺通氣功能正常,無氣道高反應性,糖皮質激素治療效果良好。就診前患者多數病程超過3個月,甚至長達數年以上。部分患者與吸入變應原有關,如塵螨、花粉、蘑菇孢子等,也有與職業性接觸化學試劑或化學制品有關,如橡膠手套、丙烯酸鹽等。
上述情況為引起慢性咳嗽的最常見的病因,除上述情況外,還有其他幾種引起咳嗽的原因。不少間質性肺病在早期往往以干咳為主要癥狀,這種情況下肺功能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藥物性引起的咳嗽常見于ACEI(開博通)、B受體阻滯劑,發病率在15%左右。服藥后24H或數月后發生,女多于男,可能與提高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有關。停藥數日至4周后緩解;在除外這些因素后,可考慮心因性咳嗽,與緊張、焦慮、悲傷等負面情緒有關。其特點是咳嗽呈犬吠樣或雁鳴樣、刺激性干咳,常伴清喉音。咳嗽與進食、飲水均無關系。感染性咳嗽可以逐漸演變成為心因性咳嗽。
看似簡單的咳嗽實際上可能是由各種疾病引起的,患者切不可貿然認為自已患了咽炎,或者是支氣管炎等,癥狀明顯了用些抗生素,癥狀輕了用些潤喉片,從而耽誤了治療時機。如患有咳嗽變異型哮喘的患者,沒有及時治療,最后可能就發展為典型的哮喘。所以得了病切莫不要自己亂下診斷,一定到醫院進行正規的檢查及治療。
13慢性咳嗽百日咳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百日咳
概述
百日咳又名頓咳。《保赤全書》稱本病為天哮,“夫天哮者,....蓋因時行傳染,極難奏效。其癥嗽起連連不止,嘔吐涎沬,涕淚交流眼胞浮腫,吐乳鼻衄,嘔血睛紅。”唐代《千金方》中有類似百日咳的記載,至明朝蔻平的《全幼心鑒》中正式定名為百日咳。民間稱“鷺鷥咳”或“疫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小兒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很強。臨床特征為咳嗽逐漸加重、呈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末有雞啼聲,未經治療的病人,病程可延續2~3月,故名“百日咳”。嬰兒及重癥者易并發肺炎及腦病。[1]
臨床表現
潛伏期2~21天,一般為7~14天
1、前驅期 自發病至出現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一般為7~10天。最初有咳嗽、打噴嚏,伴低熱約3天,以后咳嗽日漸加重,常日輕夜重。
2、痙咳期 出現明顯的陣發、痙攣性咳嗽,一般持續2~6周,亦可長達2個月以上。痙咳特點為成串的、接連不斷的痙攣性咳后,伴一次深長吸氣,此時因較大量空氣急促通過痙攣著的聲門發出一種特殊的高音調雞啼樣吸氣性吼聲俗稱“回勾”。然后又發生一次痙咳,反復多次,直至咳出大量粘稠痰液,同時常伴嘔吐。痙咳時患兒常面紅唇紺,舌向外伸、表情焦急、頸靜脈怒張、軀體彎曲。由于劇咳可致面部、眼瞼浮腫,眼結膜出血、鼻衄,重者顱內出血、痙咳次數隨著病勢發展而增多,每于進食、哭鬧、受涼、煙塵刺激、情緒激動等均可誘發。痙咳間歇期患兒玩耍活動如常。本期若無并發癥,體溫多正常。
3、恢復期此期痙咳緩解、“回勾”消失至咳嗽停止,約為2~3周。并發肺炎、肺不張等其它病癥,可遷延不愈,持續數月。
整個病程中體檢很少陽性發現,痙咳嚴重時已有切齒的小兒,可見舌系帶潰瘍、新生兒和3個月以下嬰兒常不出現典型痙咳,多見咳數聲后即發生屏氣、發紺,以至窒息、驚厥或心臟停搏。成人百日咳一般較輕,僅有持續咳嗽。
多發群體
人群對百日咳普遍易感,新生兒也不例外,因自胎盤傳入的母體抗百日咳抗體,為非保護性抗體,不能保護新生兒。無論菌苗全程免疫者或自然感染者,均不能提供終生免疫。這是由于百日咳發病率較低,接觸百日咳桿菌機會少,免疫力不強,因此均可再次感染。5歲以下多見,一般為散發性,兒童集體機構可發生流行。自菌苗接種后發病率明顯下降,有些國家中斷菌苗接種則發病率上升,發展中國家發病率較高。我國百日咳發病率也有明顯下降,接種菌苗后一般可獲數年免疫力。據統計,接種超過12年者,百日咳發病率可達50%,因此百日咳的發病率可向大兒童及成年人轉移。
疾病危害
因為劇烈的痙攣性咳嗽,患兒常咳得面紅耳赤、涕淚交流、舌向外伸、最后咳出大量粘液,并由于大力吸氣而出現猶如雞鳴樣吼聲,如此一日發作幾次乃至30-40次,尤以夜間明顯,年齡愈小,病情愈重。3個月的嬰兒常表現為陣發性屏氣、青紫、窒息,而沒有大嬰兒出現典型劇烈的痙攣性咳嗽,有的甚至出現全身痙攣、意識喪失乃至死亡。也可能合并腦病,均可導致腦缺氧和腦組織損害,如不能及時治療,可影響小兒智力發育。
百日咳預防
百日咳桿菌(Bordetella pertussis)是百日咳的病原菌,為革蘭氏陰性短小球桿菌,一般在培養基內需要大量(15%~25%)鮮血才能繁殖良好,血液-甘油-馬鈴薯(B-G培養基)對分離本菌最為適宜。新鮮分離的百日咳桿菌為Ⅰ相菌。Ⅰ相菌菌落光滑,有莢膜,毒力強,含內毒素和外毒素。連續轉種菌落變粗糙后毒力逐漸減弱,抗原性強度也不相同,此種無致病力的百日咳桿菌稱為第Ⅱ、Ⅲ、Ⅳ相。只有Ⅰ相百日咳菌致病產生癥狀,也必須用Ⅰ相菌制作疫苗才能產生免疫力。
該菌在人體外生存能力很弱,室溫下只能生存2小時,日光暴曬1小時或加熱60℃15分鐘即滅活,也能很快被一般常用化學消毒劑所消滅。鮑特氏菌屬(Bordetella bacillus)中尚有副百日咳桿菌(B.parapertusis),支氣管腐敗桿菌 (B.bronchiseptica)。此二者形態與百日咳桿菌相似,前者可引起類似百日咳的呼吸道癥狀,但與百日咳桿菌無交叉免疫。后者主要是動物致病菌。鮑特氏菌屬中第四種是鳥鮑特氏菌(B.avium)是與支氣管腐敗菌相似的細菌,是侯鳥類的致病菌,還沒有引起過人的感染。
流行病學
百日咳霧化吸入1、傳染源: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通過飛沫傳染。人群對百日咳具有普遍易感性,但以嬰幼兒為最強。非典型或輕型患者在本病的流行中起著更重要的作用。從潛伏期末1~2天,至發病后6周內都有傳染性,以病初1~3周為最強。少見帶菌者。
百日咳桿菌為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必須在特殊含鮮血的培養基上才能生長。本菌含內毒素及外毒素,本菌離開人體后生存不久,對紫外線抵抗力較弱,經陽光直接照射1小時或加熱至50~60℃經10~15分鐘、干燥數小時均可滅活。也能被一般常用的化學消毒劑迅速滅活。副百日咳桿菌也為包特菌屬,形態和百日咳菌屬一致,但抗原性不同,二者無交叉免疫。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通過飛沫傳染。
2、傳播途徑 咳嗽時病原菌隨飛沫傳播,易感者吸人帶菌的飛沫而被感染,由于該菌在體外生存力弱,間接傳播可能性小。
3、易感人群:人群對百日咳普遍易感,新生兒也不例外,因自胎盤傳人的母體抗百日咳抗體,為非保護性抗體,不能保護新生兒。無論菌苗全程免疫者或自然感染者,均不能提供終生免疫。這是由于百日咳發病率較低,接觸百日咳桿菌機會少,免疫力不強,因此均可再次感染。
4、發病情況:一般為散發性,兒童集體機構可發生流行。自菌苗接種后發病率明顯下降,有些國家中斷菌苗接種則發病率上升,發展中國家發病率較高。我國百日咳發病率也有明顯下降,接種菌苗后一般可獲數年免疫力。據統計,接種超過12年者,百日咳發病率可達50%,因此百日咳的發病率可向大兒童及成年人轉移。
5、流行特征:本病分布遍及全世界,多見于寒帶及溫帶,全年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兩季高發。平常為散發,在幼兒園等集體機構、居住條件差的地區可發生局部流行。
發病機制
1、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素體不足,內隱伏痰,風邪從口鼻而入襲侵于肺。侵襲肺衛,可見惡風寒發熱等表證。若風邪與伏痰搏結,郁而化熱、煎熬津液,釀成濁痰,阻塞氣道,壅塞不宣,肺失清肅,以致肺氣上逆而痙咳陣作。肺主氣,氣行則經絡流通,如肺氣壅滯,與痰液相并而不得外越,氣機失調,血行不暢,故咳逆上氣而顏面浮腫,面赤耳紅,頸靜脈怒張,弓背彎腰,涕淚交作,嘔逆作吐,甚至二便遺出。如咳傷肺絡,則見咯血、衄血。咳后作嘔,有礙脾胃,運化失司,再滋生痰濁壅肺,又致痙咳,形成惡性循環,病程綿長不愈。兩歲以下嬰幼兒,由于臟腑嬌嫩,稚陰稚陽,形氣未充,神氣祛弱,易見肺閉或痰熱上蒙清竅的喘憋、昏迷抽搐等證。
2、西醫認為百日咳桿菌侵入易感者呼吸道后,先附著在喉、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的纖毛上在纖毛叢中繁殖并釋放內毒素,導致柱狀纖毛上皮細胞變性,增殖的細菌及產生的毒素使上皮細胞纖毛麻痹,上皮細胞的蛋白合成降低,亞細胞器破壞,使呼吸道炎癥所產生的粘稠分泌物排除障礙,滯留的分泌物不斷刺激呼吸道末梢神經通過咳嗽中樞引起痙攣性咳嗽,直至分泌物排除為止。
由于長期咳嗽刺激咳嗽中樞形成持久的興奮灶,其他刺激(如檢查咽部、飲水及進食)亦可反射性引起咳嗽痙攣性發作,當分泌物排除不凈,可導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以至引起肺不張、肺氣腫、支氣管擴張及感染;長期劇烈咳嗽還可使肺泡破裂形成縱隔氣腫和皮下氣腫;痙咳不止,使腦部缺氧、充血、水腫并發百日咳腦病;還可引起面部浮腫,眼結膜及顱內出血。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 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痙咳期最為明顯,常為(20~50)×109/L,其中以淋巴細胞為主,一般>60%,亦有高達>90%者,多為成熟的小淋巴細胞,是因淋巴細胞促進因子促使脾及其他淋巴器官釋放至血的淋巴細胞增加,并使血中淋巴細胞進入毛細血管及淋巴管減少。有繼發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增高。
2、細菌學檢查:
(1) 細菌培養:發病早期采用鼻咽拭子或咳碟法培養陽性率較高,發病第1周可達90%左右,以后逐漸降低,至第4周陽性率只有2%。鼻咽拭子法:是用棉拭子經鼻腔進人,取鼻咽部分泌物接種于培養皿中。咳碟法:當患者咳嗽時用含血培養基平皿置于距患者口部5~10cm處,待飛沫人平皿內,立即將咳碟送37℃溫箱培養,目前認為鼻咽拭培養法優于咳碟法。
(2) 單克隆抗體菌落印跡試驗:用抗百日咳桿菌LPs和FHA單克隆抗體菌落印跡試驗檢測待檢標本,與二者均呈陽性斑點反應者為百日咳桿菌。此法快速,48h可出結果,敏感性高,可用于早期診斷。
(3) 熒光抗體法:用鼻咽拭分泌物涂片,或鼻腔黏膜壓片,以熒光抗體染色檢測特異抗原,在早期陽性率達75%~85%可協助診斷,但要注意有假陽性。
3、血清學檢查: 留取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用血凝抑制試驗或補體結合試驗方法,檢測特異性抗體,主要用于回顧性診斷或不典型病例的輔助診斷;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可以測定百日咳特異性IgM、IgG、IgA抗體作為早期診斷的依據,對細菌培養陰性者更有意義。
4、分子生物學檢測: 用PCR檢測患者鼻咽分泌物百日咳桿菌DNA,具有快速、敏感、特異的診斷價值。
5、嘌呤環化酶(AC)活性檢測 此法最大的優點是快速,且陽性率高,用于早期診斷有較大前途。
診斷依據
1、流行病學資料 本病早期缺乏特征性癥狀和體征,故對有咳嗽的兒童要注意詢問當地百日咳流行情況,百日咳接觸史,預防接種史等,有助于百日咳的診斷。
2、臨床表現典型的痙咳及回聲,若體溫下降后咳嗽反而加劇,尤以夜間為甚,又無明顯肺部體征者應考慮百日咳診斷。
3、實驗室檢查 此時若有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淋巴細胞明顯增高,細菌檢查或免疫學檢查陽性,則可作出診斷。
并發癥
1、肺炎:多為繼發性肺部感染。痙咳可減輕,患兒出現高熱、氣促、紫紺及肺部羅音。其他還可出現肺不張、肺氣腫和支氣管擴張等。原有肺結核患者再患本病可促使結核病變活動。
2、腦炎:小嬰兒多見。嘔吐、意識障礙、驚厥等、腦脊液多無變化。百日咳腦病是本病最嚴重的并發癥。發病率約2~3%。嚴重痙咳引起腦缺氧、水腫、血管痙攣或出血。表現為驚厥或反復抽搐、高熱、昏迷。恢復后可留有偏癱等神經系統后遺癥。
3、結核病惡化:肺結核惡化引起播散、而發生全身栗粒結核或結核性腦膜炎。
4、頻咳舌系帶潰瘍;腹腔內壓力增高,發生臍疝、腹股溝疝、直腸脫垂等。
鑒別診斷
1、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 由乙型流感桿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支氣管炎,在起病數日后即可發生劇烈咳嗽及痙咳,但痙咳后無雞鳴樣吼聲,無夜間加重,全身感染中毒癥狀較重,肺部常有固定音,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高。經適當治療后,癥狀在短期內即可減輕或消失。
2、 支氣管淋巴結結核:腫大的肺門淋巴結壓迫氣管、支氣管,或侵蝕支氣管壁,可引起痙攣性咳嗽,但無雞鳴樣回聲、無日輕夜重現象。可根據結核病中毒癥狀、結核菌素試驗、肺部X線改變等做出診斷。
3、氣管支氣管異物:可突然發生陣發性痙咳,有異物吸入史,白細胞不增高,X線可見節段性肺不張,做支氣管鏡檢查可發現異物。
4、百日咳綜合征:在普遍進行百日咳預防免疫的人群中,仍可有散發的類似“百日咳”病例出現。常分離出腺病毒、其他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體和副百日咳桿菌等,而無百日咳桿菌。其臨床癥狀、肺部X線表現和血象所見,與典型百日咳有相似之處,需靠病原學檢查鑒別。衣原體感染可有類似百日咳樣咳嗽,但無雞鳴樣回聲。副百日咳桿菌引起者癥狀輕,病程短。
西醫治療
1、一般治療 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保持室內安靜、空氣新鮮、溫度適當,注意避免誘發患兒痙咳的因素,進食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和鈣劑。鎮靜劑能減少患兒因恐懼、憂慮、煩躁而誘發的痙咳,同時保證睡眠,可服用異丙嗪(非那根)每次1m/kg、苯巴比妥等。咳嗽劇烈可用鎮咳藥,若痰液粘稠可用霧化吸人。如驚厥時用安定、復方氯丙嗪或苯巴比妥等藥物止驚。小嬰兒痙咳嚴重時應有專人守護。發生窒息時及時吸痰或作人工呼吸和給氧,如發生腦水腫,及時進行脫水治療,防止腦疝出現。
2、抗菌治療 卡他期應用抗生素可以減輕甚至不發生痙咳,進入痙咳期后應用,則不能縮短百日咳的臨床過程。但可以縮短排菌期及預防繼發感染,首選紅霉素,百日咳桿菌對紅霉素敏感,能滲進呼吸道分泌物中達到有效濃度,劑量:每日 30~50mg/kg,口服或靜脈滴注。7~14為一療程。近年一些新的大環內酯抗生素如羅紅霉素每日5~10mg/kg,分2次口服,7~10天為一療程。阿奇霉素每日10mg/kg,一次頓服,3天為一療程。后兩者具有抗菌作用強,胃腸道反應較少等優點,可酌情選用。氨芐青霉素臨床療效差,氯霉素,雖有較好療效,但偶可引起粒細胞減少。
3、并發癥治療 合并支氣管炎或肺炎時給予抗生素治療,單純肺不張可采取體位引流、吸痰、肺部理療等,必要時用支氣管鏡排除局部堵塞的分泌物。
合并腦病時可用復方氯丙嗪或苯巴比妥鈉抗驚厥治療。出現腦水腫可用20%甘露醇,每次1g/kg靜脈注射,必要時尚可用地塞米松靜脈滴注。免疫球蛋白可用于腦病患兒,亦可使痙咳減輕,內含高價抗毒素及特異免疫球蛋白,用量15ml/kg,靜脈注射,72小時內見效。
4、急救措施:驚厥時用安定、復方氯丙嗪或苯巴比妥等藥物止驚,痙咳、痰液粘稠發生痰阻窒息時立即吸痰或人工輔助呼吸。
中醫論證
風熱犯肺證
英文名稱:syndrome of wind-heat invading lung
定義:風熱侵襲肺衛,以發熱,微惡風寒,或身痛,咽痛,咳嗽,氣喘,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
風寒襲肺證
英文名稱:syndrome of wind-cold attacking lung
定義:風寒侵襲,肺氣不宣,以惡寒無汗,鼻塞聲重,流清涕,胸悶氣喘,咳嗽,吐白痰,舌苔薄白,脈浮緊等為常見癥的證候。
寒痰阻肺證
英文名稱:syndrome of cold-phlegm obstructing lung
定義:寒痰壅阻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悶,或見哮喘痰鳴,畏寒肢冷,苔白滑,脈弦緊等為常見癥的證候。
痰熱壅肺證
英文名稱:syndrome of phlegm-heat obstructing lung
定義:痰熱互結,壅閉于肺,以發熱口渴,咳嗽氣喘,吐痰黃稠,胸悶胸痛,或咳吐膿血腥臭痰,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為常見癥的證候。
脾肺氣虛證
英文名稱: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lung
定義:脾肺氣虛,脾失健運,肺失宣降,以咳嗽聲低,氣短而喘,吐痰清稀,食少,腹脹,便溏,舌淡苔白滑,脈細弱為常見癥的證候。
肺陰虧虛證
英文名稱:Lung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定義:干咳嗽痰少,手足心熱,形體虛弱,夜臥不安,唇燥咽干,盜汗,舌紅少苔,指紋淡紫,顴紅,舌紅少苔,脈細數為常見癥的證候。
百日咳 - 辨證施治
1、初咳期(外感風熱):宜疏風清熱、化痰降氣。
常用桑菊飲加減:桑葉、菊花、薄荷、杏仁、桔梗、連翹、蘆根、甘草等。高熱加生石膏、黃芩、山梔,痰多加天竺黃、川貝。
2、痙咳期(痰熱閉肺):宜清熱化痰、肅肺降逆。常用麻杏石甘湯、瀉白散合溫膽湯加減:麻黃、生石膏、杏仁、甘草、竹茹、半夏、陳皮、枳殼、茯苓、桑皮、地骨皮。若汗出熱盛者,重用生石膏、黃芩、知母。伴目睛出血者,加青黛、白茅根、玄參。痰多粘稠者,加天竺黃、海浮石。
3、恢復期(肺脾兩虛):宜益氣養陰、補肺健脾。用人參五昧子湯加減: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麥冬、五味子等。若氣虛為主,加黃芪、生牡蠣,如咳嗽仍重,加款冬花、紫苑、地骨皮、川貝等。
辨證分型治療
1.風邪襲表型(初咳期):
癥狀:咳嗽初起,微熱或體溫正常、流涕,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則:宣肺化痰。
方藥:止嗽散加減。
桔梗、紫苑、荊芥、百部、陳皮、杏仁、桑葉、烏梅。
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劑。
2. 肺熱壅盛型(痙咳期):
癥狀:反復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入夜尤甚,痰多而粘,常伴嘔吐,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治則:清熱、止咳、化痰。
方藥:桑白皮湯加減。
桑白皮、川貝、黃芩、杏仁、葶藶子、冬瓜子、百部、枳實、青黛。
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劑。
3. 氣陰虧耗(恢復期):
癥狀:陣咳次數減輕,咳而無力,痰稀少,易出汗,聲音低微,食欲不振,舌質淡紅,舌苔少,脈細弱。治則:益肺健脾。
方藥:人參五味子湯加減。
人參、麥冬、五味子、沙參、白術、茯苓、川貝、百部、陳皮、炙甘草。
也可用補肺湯加減:
人參、黃芪、熟地、五味子、紫苑、桑白皮。
水煎服,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劑。
單方驗方
1、百部,每次3克,每日3次,水煎服。現代研究證明,百部根主要含百部堿,該堿能降低呼吸中樞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故有鎮咳作用。體外試驗表明百部煎劑及酒浸液對百日咳桿菌等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2、大蒜,2~3頭切片與白糖120克同煎,3歲以上1天服完,2歲以下2天服完。
3、何首烏6~12克,甘草1.5~3克,水煎服。
4、馬鞭草,每日15~30克,水煎服。
5、膽汁,其有效成分為膽酸鈉,抑制百日咳桿菌,可降低或消除中摳興奮性,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緩解痙咳。常用豬、牛、羊、雞膽汁干粉,每次服0.3~0.5克,每日2次;雞膽每歲半個,最多3個,一日1~2次服。雞、豬膽汁制成的百咳靈片,1歲每次服1片,10歲以上每次服10~15片,日服3次。
6、鷺鶿丸,每日2次,每次1丸。
7、百日咳糖漿(百部、白芨、麻黃、甘草、蘆根組成),每日2次, 1~3歲每次10毫升,3~6歲15毫升, 16歲以上20毫升。
8、鮮蘆根、茅根各30克,冬瓜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9、冰硼散:1~3歲,每次服1/4瓶,1日2次(每瓶0.3125克。)
護理方法
1、忌關門閉戶,空氣不暢。有的家長見孩子咳嗽,怕孩子著涼,把門戶關得嚴嚴的。其實這樣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頻繁劇烈的咳嗽,肺部過度換氣,易造成氧氣不足,一氧化碳潴留,應有較多的氧氣補充,讓孩子多在戶外活動,在室內也盡量保持空氣新鮮流通,對孩子有益無害。 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溫度18-22℃左右、濕度60%。避免煙塵刺激而誘發咳嗽。
2、避免煙塵刺激而誘發咳嗽。家中如有吸煙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煙,或到戶外去吸煙。此外,生爐子、炒菜等,一定要設法到室外進行。
3、忌臥床不動。有的家長以為活動會加重孩子咳嗽,這是一種誤解。百日咳的咳嗽是陣發性的,讓孩子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適當做些活動和游戲往往會減輕咳嗽。
4、飲食宜選擇細、軟、易于消化吸收,且宜吞咽的半流質食物或軟食。因病程較長,注意選擇熱能高,含優質蛋白質,營養豐富的食物。飲食要少吃多餐。
5、疾病忌口:忌油膩辛辣等刺激食物;忌飲食過飽。過飽會加重胃腸功能的負擔,心臟要輸出過多的血液維持胃腸功能的需要,勢必造成呼吸系統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體的康復。目前國外盛行一種“羊吃草”的方法,很適合百日咳的患兒。此即我們常說的少吃多餐,易消化,富營養,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
6、忌和別種病兒接觸,以免感染,引起別的并發癥,因此時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較低下。
7、忌疲勞過度。百日咳病期長,對孩子的身體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讓孩子活動,又不可放縱不管,要有足夠的營養及休息,所以活動必須適度。
疾病預防
1、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發現病人應立即作疫情報告,并立即對患者進行隔離和治療,這是防止本病傳播的關鍵,隔離自發病之日起40日或痙咳出現后30日。有本病接觸史的易感兒童應予以隔離檢疫21日,然后予以預防接種。
2、保護易感人群 :
(1) 自動免疫:目前已用于預防接種的百日咳菌苗有兩種,全細胞菌苗和無細胞菌苗。我國計劃免疫應用的為全細胞菌苗。常用的疫苗是白喉類毒素、百日咳菌苗、破傷風類毒素(DPT)三聯制劑,一般于出生后3個月開始初種,每月1次,共3次。注射量分別為0.5ml、1ml、1ml。次年再加強注射1次。若遇到百日咳流行時可提前至出生后1個月接種。據研究基礎免疫后血清中抗體陽轉,一年后又有52%~63%缺乏保護水平抗體,故加強注射一次,強化后1個月則抗體水平顯著升高。所以強化免疫極為重要。一般持續3年后抗體水平又下降,5年后只有半數有抗體且滴度低于保護水平。故若有流行時易感人群仍需加強接種。
全細胞百日咳菌苗注射后1~2天,可有輕、中度發熱。極個別人注射后48h內出現休克,或注射后數天或數周內出現腦病。有過敏史、家族中有精神、神經病史和急性感染時均不宜作此疫苗注射。
基于上述副作用,國外致力于研究無細胞菌苗(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s),內含有百日咳毒索、絲狀凝集素、凝集原等抗原成分,與全細胞菌苗相比,局部及全身反應均輕,而抗體產生較高,但不同成分的疫苗效率有差別。含兩種抗原成分者抗原性強,有效率較高。在日本、意大利、美國等國家已經使用或部分使用無細包菌苗預防百日咳,有較好的預防效果,我國無細胞百日咳菌苗也已研制成功功。
(2) 被動免疫:未接受過預防注射的體弱嬰兒接觸百日咳病例后,可注射含抗毒素的免疫球蛋白預防。
3、藥物預防: 對沒有免疫力而有百日咳接觸史的嬰幼兒主張進行藥物預防,可服用紅霉素或復方新諾明7~10日。
14慢性咳嗽檢查編輯本段
慢性咳嗽檢查
1.氣道反應性增高,多為輕-中度增高。試驗過程可誘發類似發病時的刺激性咳嗽。
2.肺功能損害介于正常人與典型哮喘之間。
3.皮膚過敏原試驗可以陽性。
4.血清IgE水平增高。
5.部分患者支氣管擴張試驗可呈陽性,當出現陽性反應時,提示氣道存在一定的痙攣和梗阻狀態。
6.外周血嗜酸細胞計數增高,血清ECP水平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