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在眼科臨床是一種常見病,也是比較嚴重的致盲的眼病之一。因為它位于眼球的最前面,直接與外界接觸,受到損害的機會較多;它本身又沒有血管,抗體產生得少,動員白細胞抗感染的能力差,營養的供應條件又不及其它器官,因此,一旦有微生物入侵,則易發生感染,而且病理過程緩慢,愈合后形成混濁的瘢痕,影響視力。
引起角膜炎癥的病因及其復雜。除原因不明者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外傷與感染
是引起角膜炎最常見的原因。當角膜上皮層受到機械性、物理性和化學性等因素的損傷時,細菌、病毒和真菌等就趁機而入,發生感染。侵入的致病微生物既可來源于外界的致傷物上,也可來自隱藏在眼瞼或結膜囊內的各種致病菌,尤其慢性淚囊炎,是造成角膜感染的危險因素。
(二)全身性疾病是一種內在性的因素,例如結核、風濕、梅毒等引起的變態反應性角膜炎,全身營養不良,特別是嬰幼兒維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軟化癥,以及三叉神經麻痹所致的神經麻痹性角膜炎等。此外尚有原因不清楚的蠶蝕性角膜潰瘍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角膜鄰近組織疾病的影響例如急性結膜炎可引起淺層點狀角膜炎。鞏膜炎可導致硬化性角膜炎,色素膜炎也可引起角膜炎,眼瞼缺損合并瞼裂閉合不全時,可發生暴露性角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