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汗管瘤發病率的不斷增長,人們開始主動地去認識了解汗管瘤,想要盡快治愈,不留疤痕。也正因為患者迫切想要治愈的心情,常常導致治療上的盲目,促使患者步入誤區,不知不覺中增加了治療難度。那么,在診斷汗管瘤過程中,我們應該避免哪些診斷誤區呢?
避免步入汗管瘤的診斷誤區
汗管瘤的檢查主要是:真皮上部可見多數管埋入纖維基質中,導管內襯兩層上皮細胞,腔內含有無定形碎片,部分導管為小的上皮細胞索構成逗點狀或蝌蚪狀外觀。
而有時汗管瘤也易與皮膚纖維瘤混淆,尤其在男性,皮膚纖維瘤的皮疹為硬的結節,針帽至黃豆大小,高出皮面,呈扁球形或鈕扣狀,為褐紅色或棕黃色至褐黃色。好發于四肢伸側,無自覺癥狀,但有些皮疹不典型時,一定要借助病理組織檢查來診斷及治療。所以我們在診斷時要特別注意,避免步入汗管瘤的診斷誤區。
1、瞼黃瘤
常見于上瞼近內眥處為黃色丘疹或斑塊常對稱分布多見于中年以上婦女常伴有高脂蛋白血癥。
2、扁平疣
主要見于青少年多發生在面部但下瞼非好發部位除面部外也可見于手背為表面光滑質硬粉紅淡黃淺褐或正常膚色的芝麻至黃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散在或成群分布一般無癥狀偶有疼痛感可自行消失組織病理可以確診。
3、幼年黑素瘤
皮損為單發的粉紅色或紅褐色堅實結節直徑1~2cm表面光滑或疣狀隆起外傷后易出血。
4、硬斑病型基底細胞上皮瘤
皮損為扁平或略凹陷硬化淡黃色斑光滑表面有光澤邊緣常不清楚組織病理完全不同。
5、毛囊瘤
皮損為多發的小圓形堅實丘疹和小結節面部多見向中心性分布少數為單個發丘疹。
6、毛發上皮瘤
好發于鼻唇溝處丘疹較大往往呈半球形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組織病理可以確診。
溫馨提示
汗管瘤患者在行根治性手術、放化療等綜合性治療后,可以通過飲食、運動等各方面調理身體,讓機體能夠到達一個最佳的狀態。運動過程中要注意渾身運動與局部運動相結合,這樣才能發揮其康復醫療的最大作用。一般可以渾身運動為主,對手局部截肢或伴有腦血管病的病人,還應配合相應的局部運動和功能鍛煉。
【參考文獻:《皮膚科病自療速查手冊》《皮膚科綜合征診療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