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種來源于黑色素細胞的高度惡性腫瘤。該病起病隱襲、高度惡性、預后很差,臨床上也比較少見,約占皮膚惡性腫瘤的1%左右。惡性黑色素瘤可見于任何年齡,較多見于中年和老年,女性稍多于男性。該病多發生于白色人種,尤其是有日曬史的人群,但是近年來,不論國內或國外,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均在不斷上升。同樣,死亡率也在不斷增加。那么惡性黑色素瘤有什么癥狀呢?下面這篇文章將會為你介紹不同黑色素瘤癥狀。
原位性惡性黑瘤
原位性惡性黑瘤又稱表皮內惡黑,指惡黑病變僅局限于表皮內,處于原位階段。
(1)淺表擴散性原位惡黑
又稱Paget樣原位惡黑。以中老年患者為多,可發生于任何部位,但多見于非暴露部位。損害較惡性雀斑樣痣為小,直 徑很少超過2.5cm,常誤診為痣細胞痣。通常皮損稍隆起,外形不規則或邊緣呈鋸齒狀。有的部分呈弧形。其特點是色調多變而不一致,黃褐色、褐色、黑色, 同時混有灰白。如發生侵襲性生長時,其速度較惡性雀斑樣痣迅速得多,往往在1~2年即出現浸潤、結節、潰瘍或出血。
(2)肢端雀斑樣原位黑素瘤
發病可能與外傷有關。其特點是發病于掌、跖、甲床和甲床周圍無毛部位,特別好發于足跖。此瘤在原位生長時間較短,很快發生侵襲性生長。早期表現為深淺不一的色素沉著斑,邊緣不規則,邊界不清楚。如病變位于爪甲和甲床,則表現為縱行色素帶。
(3)惡性雀斑樣痣
又名Hutchinson雀斑,常發生于年齡較大者。幾乎均見于暴露部位,尤以面部最常見,極少數也可發生于非暴露部位。 本病開始為一色素不均勻的斑點,一般不隆起,邊緣不規則,逐漸向周圍擴大,直徑可達數厘米,往往一邊擴大,而另一邊自行消退。損害呈淡褐色、褐色,其中可 伴有暗褐色至黑色小斑點。據統計,一般惡性雀斑存在10~15年,而面積達4~6cm。以后才發生侵襲性生長,因此在很多病例,尤其是面部的損害發生侵襲 性生長者往往很慢,常常在發生侵襲性生長前,患者即因其他原因而死亡。
侵襲性皮膚惡性黑瘤
(1)表淺擴散型惡性黑瘤
由Paget樣原位惡黑發展而來。此時在原有稍隆起的斑片基礎上。出現局部浸潤、結節、潰瘍、出血如圖2所示。該型黑瘤較雀斑型發展快,經過一段輻射生長期 后即轉入垂直生長期。其5年存活率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