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尿路疾病(尿路梗阻)指尿路的結構或功能改變妨礙了正常尿流,有時可導致腎功能不全(梗阻性腎病)。
梗阻性尿路疾病在任何年齡都很常見。有4%的病人在尸檢中發現存在腎盂積水(一種腎臟病變的結果),男女性別分布一樣。梗阻性尿路疾病更常見于年齡>60歲的男性,因為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發生率增加。在美國,每1000人中有2人因梗阻性尿路疾病住院。
病因學和病理生理學
梗阻性尿路疾病可分為急性或慢性,部分或完全性,以及單側或雙側性的。可發生于從腎小管(管型,結晶)到尿道外口的任何水平,結果導致腔內壓增高,尿瘀積,尿路感染和結石形成。
男性尿道梗阻可由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慢性前列腺炎伴纖維化,異物,膀胱頸收縮或先天性尿道瓣膜引起。尿道和尿道口狹窄可以是后天性的也可以是先天性的。女性罕見尿道梗阻,但可繼發于腫瘤,放療,手術或使用泌尿道器械(通常是反復擴張)發生。
梗阻性腎病(腎功能不全,腎衰或小管間質損害)可由于腔內壓增高,局部缺血或常常伴發尿路感染。炎癥性T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對反流尿Tamm-Horsfall粘蛋白的自身免疫反應以及血管活性激素可能也參與對腎臟的損害。
病理學表現為集合管和遠端腎小管擴張以及慢性小管萎縮,而腎小球的損害輕微。梗阻性尿路疾病不出現尿路擴張可發生于后腹膜腫瘤或纖維包裹集合系統;病變較輕,腎功能無損害,發生尿路梗阻3天之內;集合系統順應性相對較差不易擴張。有2%的兒童可發生梗阻性尿路疾病,常有先天性尿路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