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結核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可并發非特異性感染。但是由于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是由于什么原因患上這一疾病的,所以給治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下面就根據這一疾病的病因及發病原理介紹幾點相關知識:
原發病灶的結核桿菌經過血行進入腎,主要在腎小球的毛細血管從中發展成為結核病,在雙側腎皮質形成多發性微結核病灶,如病人免疫狀況良好,可全部愈合,不引起癥狀不不易被發現,腎皮質結核病人免疫能力較低,病灶不愈合則發展為腎髓質結核,即臨床結核,多數為單側病變。
腎皮質發展成為髓質結核即臨床結核以后,病變不能自愈,進行性發展,腎乳頭發生潰瘍、干酪壞死,病變蔓延至腎盞擴散累及全腎,纖維化也是結核病最常見的病理改變,腎盞頸纖維化狹窄,可形成局限的閉合性膿腫,甚于出口纖維化狹窄造成梗阻,可加速結核破壞,成為無功能的結核性膿腎,病變擴展至腎周圍時,可形成結核性腎周圍炎或腎周圍寒性膿腫,膿腫向皮膚潰破成為結核性竇道,腎結核病變可侵犯腎蒂淋巴結,使腎蒂被包裹,結核鈣化也是腎結核常見的病理變化,可以是愈合的結核病灶,呈散在結核斑塊,也可使全腎成為彌漫性鈣化腎,使病灶內還可能存在活的結核桿菌。
結核病變經腎盂粘膜表面、粘膜下層和結核柑橘尿液的直接接觸擴散至輸尿管,輸尿管結核發生纖維化致管腔狹窄影響尿液引流,促進結核病變的發展,成為結核性膿腎,臨床上有時可見到輸尿管完全閉合,含菌的尿液不能進入膀胱,膀胱病變反見好轉,膀胱刺激癥狀緩解,尿中亦無明顯改變,出現所謂“腎自截”的情況。
膀胱結核繼發于腎結核,病變從患側輸尿管開口周圍開始,以后擴散至膀胱他處,起初粘膜充血發紅,呈炎癥改變,可有淺黃色結核結節,以后發生潰瘍,并向肌層擴展,形成肉芽腫或纖維化,導致患側輸尿管開口狹窄或呈“洞狀”。引起上尿路積水或反流,膀胱結核病變嚴重,廣泛纖維化時,可形成攣縮性膀胱,此時多數有健側輸尿管口狹窄或“閉合不全”,從而形成腎結核對側腎積水,膀胱結核潰瘍向深層發展,可穿透膀胱壁,形成膀胱陰道瘺或膀胱直腸瘺。
尿道結核可以從膀胱結核蔓延而引起,亦可因前列腺精囊結核形成空洞破壞前列尿道所致,尿道結核纖維化導致尿道狹窄,排尿困難,從而加劇了腎的損害。
溫馨提示
以上就是關于泌尿系結核的介紹,除此之外,該病的典型癥狀是尿頻、尿急、血尿或膿尿。全身癥狀可有體重減輕、低熱、乏力或貧血。也可無任何癥狀而在尿常規檢查時才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