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濕疣又稱尖銳濕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VP)所致的生殖器、會陰與肛門等部位的表皮瘤樣增生的一種性傳播疾病。
臨床診斷:
1、典型皮損為生殖器或肛周等潮濕部位出現丘疹,乳頭狀、菜花狀或雞冠狀肉質贅生物,表面粗糙角化。
2、醋酸白試驗陽性,活體檢測可見類似糜爛圖樣,中間鮮紅至褐色,四周色澤逐漸減淡。
3、核酸雜交可檢出HPV-DNA相關序列,PCR檢測可見特異性HPV-DNA擴增區帶。
4、患者多有不潔性生活史或配偶感染史,少數尖銳濕疣通過接觸污染的用具感染,新生兒亦可通過產道受感染。 潛伏期1~8個月不等,平均為3個月。
5、尖銳濕疣HPV病毒不溶于血液,但可以通過檢測血液中血清抗體,來得到感染病毒的信息。通過先進病毒檢測系統,能迅速化驗血清,檢測三項,即“病毒抗體、病毒類型、病毒數量”。
治療:
治療途徑分為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總體上,目前治療CA仍以外用療法直接去除CA損害為主,內用療法為輔助治療方法,其中外用療法中慎用毒性大和易遺留瘢痕的方法。治療方法分為化學療法、外科/物理方法、免疫療法等。
包括冷凍、電外科、外科切除、微波、激光及光動力學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