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患者由于長期臥床,食欲減退,營養跟不上,會導致一些并發癥的發生,所以家屬在護理患者的時候,除了要給患者補充一定的營養之外,還要認真觀察病情的變化,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如何避免脊髓炎出現并發癥?
脊髓炎患者在患病期間,通常營養狀況差,食欲不佳,因此,需要供給患者高蛋白、多維生素及高熱量飲食,以增強機體抵抗力,癱瘓的肢體要注意保暖,防止凍傷。
患者長期臥床,抵抗力降低,再加上呼吸肌群功能低下,咳嗽無力,所以應多給患者翻身拍背,讓患者順利吐痰,以防止肺炎的發生。
褥瘡也是癱瘓患者的一大煩惱,癱瘓的肢體局部受壓,血液循環差,加之尿便失禁刺激皮膚而破潰.容易形成梅瘡。所以,患者的床墊應該柔軟,床單平整,如發現皮膚有變色、破損,應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治療,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脊髓炎患者多有便秘、排尿障礙,家屆可對其進行腹部按摩,多喝水、多吃水呆、蔬菜,防止便秘,也可用瀉藥、開塞雷、肥皂水灌腸等方法協助排使。對于尿失禁的患者,須及時更換內褲,使患者清潔舒適,減少泌尿感染的機會。
另外,對病情穩定酌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使后遺癥的程度減輕,有利于患者今后的生活。
預防患者肢體畸形是很重要的,應在足部放硬枕或直角央板使足背和小腿成90度,防止足下垂,對癱瘓肢體給以按摩,每天2—3次,每次15分鐘,若較輕的患者可進行自己運動,促進肌力恢復,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攣縮。
肢體功能恢復訓練不能急,要慢慢來,首先可從臥位逐步改為半臥位和坐位,并逐漸在他人扶持下,自己坐起,端坐時間延長。其次,當患者能獨立坐穩后.可以在他人協助下下地站立,開始可扶床、桌等站立,以后扶拐靠培站立、扶雙拐站立至最后能獨自站立。最后,在能夠獨自站穩后,進行行走訓練,在他人扶助下,先練習邁步,然后逐漸扶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