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周圍濕漉漉的反復流膿,是肛腸疾病的常見癥狀。通常人們難以區分病因,下面介紹常見的區分方法,希望對患者朋友有所幫助。
痔瘡的常見癥狀是肛周膿腫而引起疼痛。
肛瘺是以肛門為中心形成的竇道,在肛門周圍皮膚的小孔反復流膿,一般不痛。肛瘺大多是肛周膿腫的后遺癥,因為不痛而不積極治療,往往再發。另外,因為流膿而引起肛周皮膚發炎,必須經常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否則就無法治療肛瘺。
癤腫也有這種情況,但如果以前患過肛周膿腫,就應考慮是肛瘺。肛瘺在家治療是絕對不行的。
有人把某些原因造成肛門或其周圍產生的分泌物也當成是膿汁,所以首先要確定是膿汁還是別的什么分泌物。
膿汁有時是綠色,但大多是黃色。癤腫或傷口化膿時,膿汁大多有特殊的氣味。
肛周流膿造成局部濕漉漉的感覺,造成這種情況的疾病除了肛瘺外還有粉瘤、癤腫、及膿皮癥等。肛周膿腫因伴有發燒、疼痛,一般不是慢性流膿。粉瘤是皮脂腺開口阻塞,皮脂堆積使皮脂腺腫大形成的,粉瘤發生感染則紅腫并排出膿汁。膿皮癥是慢性化膿性皮膚病,如其名稱那樣,是在肥厚的皮膚上布滿膿性分泌物。
別的痔瘡,靠生活療法都有希望治愈,至少大多通過生活療法能夠好轉,遺憾的是,惟有肛瘺靠生活療法不能治愈,手術療法是惟一的根治方法。所以要盡快接受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