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疾病在患病初期一般沒有比較明顯的癥狀,病發時,如果不能及時的確診出來,會導致疾病迅速惡化,臨床上一般會將脂肪肝與其他常見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代謝性肝病,肝硬化等相鑒別,對局灶性脂肪肝,需與原發或繼發性肝癌,肝血管瘤等占位性病變鑒別,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為我們總結的脂肪肝鑒別知識。
鑒別診斷
1、重度脂肪肝
重癥脂肪肝是指臨床癥狀兇惡,預后不良的脂肪肝,嚴格來說,它是某些危重疾病的一種病理過程,主要包括妊娠急性脂肪肝,腦病脂肪肝綜合征,它與一般脂肪肝在臨床癥狀,體征,疾病預后方面具有明顯不同。
1.妊娠急性脂肪肝
本病又稱為產科急性黃色肝萎縮,是妊娠的嚴重并發癥,臨床較為少見,預后惡劣,本病多發生于妊娠末三個月(30-40周)發病,據認為,妊娠期大量口服與滴入四環素,有可能誘發本病。
主要臨床癥狀:驟發的持續性惡心,嘔吐,甚至嘔血,伴有上腹疼痛,一周出現黃疸,常無瘙癢,以后黃疸迅速加深,繼之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或昏迷;血清膽紅素輕至中度升高,如合并DIC,則嘔吐咖啡色液或鮮血,以及尿血,便血,紫癜,齒齦及注射部位出血,同時,血小板及纖維蛋白原減少,FDP值上升及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半數病人少尿,代謝性酸中毒等早期腎功能衰竭的表現。
2.腦病脂肪肝綜合征(Reye綜合征)
本病主要發生于小兒和青少年,發病前常有某種病毒感染,感冒樣前驅癥狀和水痘,感染癥狀改善2-3天后,突然出現頻繁嘔吐,伴劇烈頭痛,數小時內進入譫妄,痙攣,木僵和去大腦皮質狀態,最后進入昏迷,常伴有發熱,低血糖,肝功能異常等表現,本病起病兇險,病死率高。
2、肝癌,肝血管瘤,肝膿腫,肝囊腫
局限性脂肪肝改變需與它們相鑒別,肝癌,尤其是小細胞肝癌和甲胎蛋白陰性的肝癌,很難與局限性脂肪肝鑒別,通常情況下小細胞肝癌多呈衰減,常有包膜影和門靜脈侵犯,轉移性肝癌多為超聲增強,常見多結節,無門脈系統侵犯,CT顯示肝癌多呈邊界較清楚的密度減低區,加注造影劑后掃描組織對比增強,選擇性肝動脈造影能較好地顯示腫瘤血管或血管瘤,肝動脈造影雖然在鑒別肝血管瘤和肝癌時存在困難,但對于排除肝膿腫,肝囊腫等仍有一定價值,B超引導下肝穿刺活檢是確診各種肝內占位性病變的有效方法。
3、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患者肝內脂肪變性呈彌漫性分布,常需與病毒性肝炎等鑒別,病毒性肝炎患者除具有乏力,納差,發熱,惡心,嘔吐,黃疸,尿黃等表現外,流行病學,病原學檢查有助于確診。
溫馨提示:很多人認為多食水果對身體有百利而無一害,其實這中間存在著誤區,尤其是對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新鮮水果富含水分、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經常食用無疑會有益于健康,然而,水果的保健作用并非越多越好。因為水果含有一定的糖分,長期過多進食可導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誘發肥胖,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和脂肪肝患者不宜過多進食水果。
【參考文獻:《脂肪肝》、《脂肪肝康復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