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脂肪肝進行嚴重程度劃分時,是以脂肪占肝濕重的多少來確定的。在臨床上要明確脂肪肝的病理分級有一定困難。一般情況下需要以肝臟B超檢查為主,肝組織學檢查為輔,結合臨床癥狀,來確定脂肪肝的嚴重程度。應與其他常見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代謝性肝病、肝硬化等相鑒別。對局灶性脂肪肝,需與原發或繼發性肝癌、肝血管瘤等占位性病變鑒別。
重度脂肪肝的診斷方法
1、病史:有長期飲酒(特別是酒精含量高的白酒)、肥胖、糖尿病、營養失調及中毒性肝損害病史。
2、臨床表現:有食欲不振、惡心、乏力、肝區不適或隱痛。體檢時可見肝腫大、表面光滑、邊緣圓鈍、輕度觸痛或叩擊痛。
3、實驗室檢查:肝功能ALT正常或升高,有高脂血癥表現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甘油三酯升高,血清γ-GT活性升高,蛋白電泳血漿球蛋白增高。
4、超聲與CT:B型超聲顯示肝臟增大,實質呈致密的強反射光點,深部組織回聲衰減。CT掃描顯示肝密度比其他實質臟器(如脾臟)低下。
5、肝活檢:是確認依據。
重度脂肪肝的鑒別方法
1、重度脂肪肝
重癥脂肪肝是指臨床癥狀兇惡,預后不良的脂肪肝。嚴格來說,它是某些危重疾病的一種病理過程。主要包括妊娠急性脂肪肝、腦病脂肪肝綜合征。它與一般脂肪肝在臨床癥狀、體征、疾病預后方面具有明顯不同。
(一)妊娠急性脂肪肝
本病又稱為產科急性黃色肝萎縮。是妊娠的嚴重并發癥,臨床較為少見,預后惡劣。本病多發生于妊娠末三個月(30-40周)發病。據認為,妊娠期大量口服與滴入四環素,有可能誘發本病。
(二)腦病脂肪肝綜合征(Reye綜合征)
本病主要發生于小兒和青少年。發病前常有某種病毒感染,感冒樣前驅癥狀和水痘,感染癥狀改善2-3天后,突然出現頻繁嘔吐,伴劇烈頭痛,數小時內進入譫妄,痙攣,木僵和去大腦皮質狀態,最后進入昏迷。常伴有發熱,低血糖,肝功能異常等表現。本病起病兇險,病死率高。
2、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患者肝內脂肪變性呈彌漫性分布,常需與病毒性肝炎等鑒別。病毒性肝炎患者除具有乏力、納差、發熱、惡心、嘔吐、黃疸、尿黃等表現外,流行病學、病原學檢查有助于確診。
溫馨提示:重度脂肪肝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特別是B超和CT可發現早期脂肪肝,但確診有賴于肝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