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防止乙型肝炎的再感染是肝移植術后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由于多數(shù)病人手術前后常規(guī)服用了拉米夫丁抑制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復制,試圖減少乙型肝炎的復發(fā),但HBV再感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而用拉米夫丁抗乙肝病毒的研究發(fā)現(xiàn),拉米夫丁的治療會發(fā)生乙肝病毒變異,在其使用后一、二、三年的乙肝病毒YMDD變異比率分別是:16%-32%、47%-56%、69%-75%,肝移植術后病人,在服用拉米夫丁后,會出現(xiàn)肝炎病毒的變異,由此導致乙型肝炎的復發(fā),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乙肝病毒的復制和肝功能的異常,而早期的肝功能的異常,常常被考慮到的是缺血灌注損傷或是急性排異導致的肝臟損傷,容易忽略乙型肝炎的復發(fā)。
因此,對肝移植術后病人不明原因的肝功能進行性惡化,無論其接受肝移植時間的長短,無論術前有無常規(guī)服用拉米夫丁,除常規(guī)定量檢測病人血中的乙肝病毒兩對半指標、DNA復制指標情況外,還應盡早行肝臟穿刺活檢和乙肝病毒變異的檢查,即使是DNA復制指標陰性的情況下,也要了解有無乙肝病毒變異,以便在了解了肝移植術后短期或長期生存隨訪中有無排異反應的同時,也能及時了解發(fā)現(xiàn)由于乙肝病毒變異導致的肝功能異常,這利于早期明確病因診斷,及時治療由乙肝病毒變異導致的移植后的乙型肝炎再感染,使病人的肝功能盡早盡快地恢復正常,提高肝移植術后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