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肝癌治療方法,那么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肝移植。肝移植是一種迄今為止被人們作為治療肝癌治療的最好方法。但是大家對肝移植的相關內容卻了解的不多,有肝源就可以進行肝移植手術了嗎?肝移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對于較為深入的肝移植問題,大家都不能做出正確的回答。
肝癌與肝移植的密切關系
肝癌是嚴重危及健康和生命的惡性腫瘤。嚴格地講,目前還沒有一種治療方法有絕對把握治愈各類肝癌。治療肝癌的方法很多,要讓患者從中選擇出最適宜 自己的方法是不現實的,就是讓一些非肝臟疾病專業的醫生做此決定也會有所偏差。所以,了解各種治療方法的適應證 , 對作出正確的判斷十分必要。
肝移植技術的興起 ,給肝臟外科理念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肝移植不僅可以切除腫瘤,更重要的是同時去除了整個病肝,消滅了肝癌發生的土壤——肝硬化,移植的新肝解除了肝臟儲備功能不全的后顧之憂,同時也使那些因為肝功能不良而無法手術的肝癌患者獲得了根治的機會。
肝移植治療肝癌走過了漫長的路程。從理論上來講 ,肝移植不僅全部切除了肝臟腫瘤及潛在的多中心子灶,還切 除了病變的肝臟,預防了肝癌的復發。但是,早期的肝移植幾乎都用于晚期肝癌患者 ,肝移植治療肝癌的總體療效讓人沮喪,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 20%,使肝癌從最初作為肝移植的主要適應證,一度被認為是肝移植的相對禁忌證 。2O 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部分移植中心的肝癌受者比例有所上升,主要與肝癌腫瘤生物學的研究進展和肝移植療效的提高有關。全球各肝移植中心的研究結果都比較一致地肯定 了肝移植治療早期肝癌的良好療效,肝移植治療肝癌在理論上和實踐中給我們帶來了光明的前景,但其適應證應嚴格掌握,并非每一個肝癌患者都適合做肝移植。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定義早期肝癌。雖然大家都認為腫瘤的大小、數量 、分級 、血管浸潤程度及有無肝外淋巴結轉移與移植術后的生存率及腫瘤復發率密切相關 ,但就具體標準而言仍有細小的差別。
肝移植的風險有多大?
肝臟移植手術在國外已經發展了40多年,我國從事這項技術只有十多年的歷史。目前不少病人和家屬對肝臟移植仍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擔心風險大,擔心下不了手術臺。沈中陽教授認為,現在我國已經有了很成熟的肝臟移植技術和管理模式,早已走出肝臟移植的摸索階段,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都大幅度提高。目前全世界已有10萬余名終末期肝病病人通過肝臟移植獲得了第二次生命。世界最長肝移植存活者目前已超過33年。我國存活時間最長的肝移植病人肝齡已有10歲 。
有專家認為,從理論上來說,幾乎所有重癥肝病病人都可以做肝移植,只要術前沒有嚴重感染、嚴重心肺衰竭就可以了。沈中陽教授認為,一般來說,患有內、外科常規方法不能治愈的肝病,預計在短期內可能死亡,同時尚能耐受手術者,均適合作肝移植。主要包括:暴發性及進行性肝功能衰竭;各種原因引起的晚期肝硬化;肝臟腫瘤(早期,無血管浸潤及其它部位的轉移);先天性代謝性肝病;先天性膽道閉鎖癥。對于肝炎病人來說,乙型肝炎發展為晚期肝硬化,急、慢性重癥肝炎,尤其是慢性重癥肝炎,與肝炎相關的肝癌病人,出現這三種情況時才考慮肝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