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肝硬化的發病幾率越來越高,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命與健康。那么該如何確認是否患有肝硬化呢?首先,要從臨床表現上觀察,肝硬化的臨床表現分為兩個階段,分別為代償期和失代償期。這兩個時期表現不同,可以從這些外在的臨床表現來進行初步的診斷。在代償期患者會感覺到輕度的乏力、會伴有腹脹、蜘蛛痣、肝掌等癥狀;而失代償期的臨床表現則更為復雜,患者在全身、消化道、內分泌等發面都會有不同的癥狀表現。
單純地從臨床的表現還不能明確患者是否真的患有肝硬化,還要通過詳細的檢查才能最終確定病癥。目前的肝硬化檢查技術中,有6個大項13個小項,現將主要檢查事宜整理如下:
一、 通過實驗室檢查項
1. 進行肝功能實驗
在對肝硬化的患者進行肝功能實驗時,患者的諸多肝功能都會發生變化,體內一些成分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或者降低,如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轉氨酶升高、膽紅素升高、血安可升高等,血清蛋白降低、凝血原活動下降,鉀鈉含量降低等;
2. 進行血常規檢查
患有肝硬化的患者血常規檢查的結果體現為血小板、白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濃度都會下降;
3. 檢查腹腔積液
對出現腹腔積液的患者進行腹腔穿刺,進行常規檢查、測定腺苷脫氨酶,還要進行細胞培養和細胞學檢查;
4. 進行病原學檢查
患者在進行病原學檢查的時候,其HBV-M或HCV-M或HDV-M會體現陽性;
5. 從免疫層面進行檢查
在免疫學層面,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數會升高,自身抗體呈現陽性,補體減少等;
6. 檢查纖維化
在進行纖維化檢查時,患者體內血清板層素、單胺氧化酶等都會上升。
二、 利用影像學進行檢查
影像學檢查中要利用X射線、CT、B超及彩超技術,在進行X射線檢查時利用胃底鋇劑造影造影,充分觀察靜脈的變化,CT檢查主要是觀察肝臟各葉的比例是否正常,有沒有發生脾大、肝門增高等現象,B超及彩超則是為了觀察肝臟表面是不是光滑,有沒有出現粗糙不均勻等癥狀。
三、利用內鏡檢查
通過內鏡檢查可以確定是否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該項檢查能夠作為靜脈高壓的最可靠指標。
另外,在肝硬化的檢查項目里還有肝活檢檢查、腹腔鏡檢查、門靜脈壓力測定三大檢查項目。這些檢查都對肝硬化的診斷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
【本文由江蘇省啟東市第六人民醫院內科 陳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