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炎是很常見的一種胃腸疾病,主要是患者日常飲食不衛生,或者是患者的生活不規律引發的,導致患者出現腹部不適、腹瀉、拉稀、嘔吐等現象,甚至可能出現嚴重的脫水。那么,如何預防急性腸炎呢?具體的預防方法主要是注意日常生活細節,積極做好預防。
1、無論是吃飯、烹調或接觸任何食物前,一定要先洗手。
2、盡量減少外食機會,若不得已,一定要選擇衛生乾凈,所有食物均有妥善冷藏設備保存的店家。
3、廚房中應有兩個砧板,一用來處理海鮮、肉品等生食,另一專門切、剁熟食,而處理完生食之后也應洗手之后再調理熟食,以免海鮮等易帶菌的生食污染到已煮熟的食物。
4、手部若有化膿或傷口,要完全包扎妥當后才可調理食物,傷口勿直接接觸食物。
5、所有食物最好煮熟后再食用,加熱到70℃以上細菌才容易被消滅。而若是食用冰(涼)品,則要注意製作過程與保存時的清潔衛生。
6、煮好的肉類或海鮮,若一次未用完,要以乾凈的塑膠袋或保鮮膜密封裝好,放入冰箱內冷凍室備用。而未吃完的剩飯菜一定要冷藏,但要等完全涼后,以保鮮膜包好或蓋子蓋好,才能放進冰箱冷藏,并在2天內儘速處理掉。
7、已開罐的罐頭、加工食品,開封后最好儘快食用,以免變質。
8、除食物要徹底清潔外,調理的場所、器皿、碗盤、容器等也應保持清潔。
9、如果發現罐頭食物容器有所損壞,或內含的食物有異,即應丟棄。
10、不要食用包裝標籤過期的食物。
11、蔬菜要洗凈農藥、煮熟,才可食用。
12、教育孩兒、幼童不要接觸有化學藥品器皿。不可吃帶沒有洗過的蔬果。
13、保持廚房、廁所清潔,妥善處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