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型肝炎可分為急性黃疸型肝炎和慢性黃疸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細胞破壞、肝組織破壞重構、膽小管阻塞,導致血中結合膽紅素與非結合膽紅素均增高所引起的。很多患者問黃疸型肝炎會帶來什么危害呢?那么,一起看看專家的介紹吧。
一、黃疸型肝炎的危害
1、損害肝臟的功能
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臟,并在肝細胞內不斷復制。在機體的免疫反應作用下,一起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水腫、破壞使肝臟組織發生炎性侵潤,充血、水腫、滲出、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等一系列變化。這樣就影響了肝組織的正常狀態和結構,損害了肝臟的膽紅素代謝的各種功能。
2、危及生命
產生黃疸的物質叫膽紅素(膽紅素【譯】:血紅素在體內分解產生膽色素(bile pigment)。膽色素包括膽紅素、膽綠素、膽素原和膽素等多種化合物,其中以膽紅素為主。膽紅素對身體而言是廢棄物,但若是血清中膽紅素過高時,卻透露出肝臟病變或膽管阻塞等異常訊息,血清膽紅素的數值的高低代表著異常的嚴重程度。),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脂溶性的,另一種是水溶性的。前者可以沉著到腦神經核上,越積越多,影響神經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極大的核黃疸。核黃疸輕者會影響人的大腦,重者當時就會危及生命。水溶性膽紅素的毒性雖小,但是能引起這種膽紅素升高的肝膽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性超過它本身的毒性。
3、易引起的并發癥
本病的轉歸與黃疸的性質、體質強弱、治療護理等因素有關。陽黃、陰黃、急黃雖性質不同,輕重有別,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陽黃若患者體質差,病邪重,黃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現熱毒熾盛癥狀可轉為急黃;陽黃也可因損傷脾陽,濕從寒化,轉為陰黃;陰黃重感濕熱之邪,又可發為陽黃;急黃若熱毒熾盛、內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現肝腎陽氣衰竭之候;陰黃久治不愈,可轉為積聚,鼓脹。
溫馨提示
通過以上對黃疸肝炎危害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了呢。專家提示若發現身體不適應立即到院就診,避免拖延造成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