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容易把甲肝和乙肝相互混淆。雖然甲肝和乙肝都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一組疾病,但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種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HBV引起的一種病毒性肝炎。由于病因不同,因此甲肝與乙肝的癥狀上也存在許多差別。
甲型肝炎病毒進入人體約2-6周,患者會出現發熱、厭食、腹瀉(腹瀉【譯】:腹瀉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數增加或排便次數頻繁,糞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膿血,或者還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內容物。一般將腹瀉分為急性腹瀉與慢性腹瀉兩類,前者是指腹瀉呈急性發病,歷時短暫,而后者一般是指腹瀉超過2個月者。)、腹痛、關節痛等不適癥狀。90%以上的患者不出現皮膚和鞏膜的黃染,且因癥狀輕微,不經治療而自愈。這是有些人不知自己曾感染過甲肝的原因。少數患者出現皮膚黃染才意識到患了肝炎。80%的肝炎患者可在肋下觸及腫大的肝臟,右上腹部有脹滿感。甲肝一般為自限性疾病,極少數病例癥狀重,黃疸深,經過積極治療也能痊愈。
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后可表現為5種情況: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無不適癥狀,肝功能正常;急性乙型肝炎癥狀甲型肝炎相似,但起病時大多不伴有發熱;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會出現乏力、易疲乏、食欲下降、厭油膩等;重型肝炎是肝炎中最重的一種類型,常表現為肝功能衰竭,極度乏力,嚴重惡心嘔吐,黃疸迅速加深,肝臟進行性縮小;淤膽型肝炎患者常表現為皮膚瘙癢、糞便顏色變淺、肝腫大。
溫馨提示:通過上述簡單介紹相信您已經有所了解了,若發現甲肝的癥狀請立即到院就診。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避免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參考文獻:《感染疾病診斷學》《肝臟免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