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最通常的心血管病,害處極大。高血壓的診察處理并非只是量量血壓了事,而是一個較復雜的診察過程。只有全面了解一個高血壓病人的方方面面,才能做出正確判定,給出最切合實際的個性化處理,收到最佳預防和治療效果。診察每一個高血壓病人特殊強調以下三個重要問題:
第一,找出病因。對原發性高血壓病人一定要介紹判定是哪一個或哪幾個發作起因引起,如高鹽、肥胖、酗酒、吸煙、生活環境等。
第二,還有什么心血管病危險起因。如家族史、年齡、血糖升高、血脂異常,特殊要明確有無代謝綜合征。根據這些危險起因可進行高血壓危險分層,確認高血壓控制標準,并對危險起因進行方法,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進展。
第三,判定高血壓病人心、腦、腎結構和功能如何,及時發現靶器官損害,治療和控制其進展。
從上看出,診察一個高血壓病人是非常復雜的,為了全面了解高血壓的方方面面,選擇最合適藥物,一定要進行必要的診斷,包括化驗血脂、血糖、血鉀、腎功能、血粘度、小便,查眼底,做心電圖、B超、胸部X線等診斷。
在未診察清楚之前先選用對高血壓篩查影響小的藥物,如鈣拮抗劑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診察明確后,根據病情加用其他藥物。當然,高血壓急癥和高血壓危象病人要緊急處理,以確保病人安全。
重視尋找靶器官損害的蛛絲馬跡,強調癥狀介紹和危險起因相結合的判定手段,有勞累性呼吸困難和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者要考慮心臟受損;發生夜尿多,要考慮腎功能損害的存在;如有劇烈的頭痛、惡心嘔吐、伴隨一側肢體活動障礙,當然要想到腦血管疾病已發生;如果病人血壓長期不能控制、有血脂異?;蛱悄虿?、特殊是伴有長期吸煙等危險起因時,不管有無癥狀,均應考慮有早期心血管疾病發生。在診察每位高血壓病人時,醫生一定要詳細詢問有關情況,病人也應主動提供。
易焦慮的人別自測血壓
自測血壓是高血壓病人保障自己健康的一種便利和必要的手段,但是專家提示,自測血壓值得提倡,卻也并非人人適合,輕易焦慮的人和焦慮癥或抑郁癥病人,就不適合在家中丈量血壓,而是最好去醫院量血壓。
人的血壓是經常有一些波動的,對于一些輕易焦慮的人或者是焦慮癥病人,如果在家中自己測血壓,偶然一次發現血壓增高了,就很可能加重焦慮的狀態。而越是在這樣的焦慮狀態下,病人的血壓越可能忽然發生波動持續增高,這對病人而言無疑是非常危險的。更嚴重的,已經得了抑郁癥的人,如果自測血壓后發現血壓高,情緒往往不能自我控制,甚至產生輕生的動機,這在以前的臨床上也常有發現。因此,易焦慮者和有抑郁癥的高血壓病人必需差別對待,選擇去醫院中丈量血壓,一般醫生都會有相應非凡的處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