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管瘤為表皮內小汗腺導管的一種腺瘤,組織化學研究證明汗管瘤含典型小汗腺起源的磷酸化酶和水解酶,是一種向末端汗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腫瘤,好發部位在下眼瞼及頰部頸側、胸部也較為常見。亦可見于腰、背四肢及生殖器等處。
(1)汗管瘤呈皮膚色,淡黃色或褐黃色
隆起性斑塊,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光滑或附有油膩物,呈蠟樣光澤,邊界清楚,其上無毛發,也可呈疣狀或乳頭狀增生,半球形或扁平丘疹,通常多發,直徑一般為數毫米,多數密集而不融合。
(2)透明細胞汗管瘤(clear cell syringoma)
常與糖尿病伴發,臨床上皮損與汗管瘤相同,年齡、性別及皮損分布亦無差別。兩病的差別除組織病理表現外,即常與糖尿病伴發;文獻報告60例中,僅1例不伴發糖尿病。亦有報告發疹性皮損者。
(3)其他亞類(other variants)
個別病例臨床上表現不尋常性的汗管瘤。包括限局于頭部引起禿發,呈單側線狀或痣樣分布;限局于女陰或陰莖;限局于遠端肢體;以及扁平苔蘚樣和栗丘疹樣等型。
(4)發疹性汗管瘤(eruptive syringoma)
首先由Darier描述本病。本病組織學上與眼瞼汗管瘤相同但皮損呈發疹性,對稱分布于頸部胸部、腋窩、上臂和臍周。皮損呈光澤性淡攻瑰色丘疹,頗似扁平苔蘚和二期梅毒疹。此亞類亦報告與Down綜合征伴發,有家族性,亦見于具有透明細胞組織象的糖尿病婦女。本病臨床上可與Gougerot-carteaud網狀乳頭瘤病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