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康復簡介
神經康復學是康復醫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介入神經病學并與之高度結合的新興??苹膶W科,也是神經科的一個重要分支。神經康復學是專門研究神經疾病所致障礙的康復預防、康復治療的學科。神經康復學的形成改變了神經科與康復科的脫節狀況,使得神經及肌肉疾病的診斷治療達到新的整體水平。
神經康復研究意義
康復介入神經病學的意義:(1)在疾病早期:參與康復治療,可有效地預防因傷、病二級傷殘。如防止偏癱后出現的肩痛、肩關節脫位、關節攣縮;臥床后廢用性肌肉關節萎縮、廢用性的肺功能下降、血管栓塞等。(2)在疾病臨床恢復期:即使某些疾病已造成殘疾,康復醫療可使用綜合措施,發揮其自身潛力,進行病殘功能訓練、功能增強、功能補償,避免因制動而造成的并發癥或繼發殘疾,可大大地縮短住院病程,從而改變無功能生命狀態,降低殘疾程度,減少盲目地無效用藥的耗資,減少社會和家庭的經濟和勞力負擔,獲得社會效益,同時亦增加自身生命價值。(3)在疾病后期:制定家庭社區康復計劃和處方,教會和指導病人及家人簡單有效的自我康復方法。醫院康復是社區康復的后盾,社區康復是醫院康復的延續。
神經康復病理
由于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不斷上升,特別是腦卒中發病率為84/10萬人,居諸病之首,死亡率很高,1994年調查統計,腦卒中是城市死因第一位,農村死因第三位,2000年調查發現腦卒中已成為城鄉死因的第二位。隨著科技發展、醫學進步,腦卒中的存活率較以前大大提高,但 70%-80%的存活者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運動、感覺、言語、吞咽、認知障礙等),成為家庭、社會的沉重負擔。
對腦血管疾病,尤其是偏癱患者,在現階段藥物治療尚無根本性進步時,出路在于康復治療,而不是耗掉患者絕大部分的治療費用于藥物治療上,特別是對于經費不足的患者,合理分配治療費用不僅對患者有益,對患者的家庭、社會同樣有意義。
我國按現行殘疾標準測算,目前我國現有6千多萬殘疾人,約占總人口的5%,約有1/5的家庭受到影響和牽動。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60歲以上的老人已超過1.26億,并以年齡3%的速度增長,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 2.5億以上。有關資料表明,老年病患者約有50%需要康復醫學服務。此外,由于疾病譜的變化,老慢殘病更加突出,其功能障礙者為數不少。
因此,我們全社會要重視神經康復,因為我們即將進入神經康復的時代。
神經康復對腦卒中后抑郁發生率的影響
目的探討神經康復對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影響。方法選擇120例首次發病的急性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各60例,康復組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正規的康復訓練,對照組僅給藥物治療。分別在康復治療前中后1~6個月對患者采用漢密爾頓量表HAMD,ADL 量表采用Barthel指數BI,評定抑郁癥和ADL的變化。結果經過神經康復訓練,患者ADL和抑郁癥狀較未進行神經康復訓練組有較大改善,其抑郁的發生率和程度都有明顯的降低P0.05。結論神經康復訓練對PSD有積極的療效。
神經康復方法
(1)體位護理
將癱瘓肢體放置與攣縮傾向相反的功能位置。肩關節屈曲、外展、肘關節伸展,腕關節略背伸,手指伸展或微屈;下肢稍屈膝、屈髖,踝關節置中位。盡可能多取患側臥位,該體位可增加患側感覺輸入,牽拉整個偏癱肢體、減少痙攣。勤翻身,防壓瘡、深靜脈血栓形成、肺部感染。
(2)患體按摩
按摩從肢體近端到遠端,由輕到重,由淺到深,由慢而快,反復進行,同時配合涌泉穴、勞宮穴、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的按摩,2次 /d,15-30min/次,防止肌肉萎縮。
(3)被動運動與主動運動
被動運動應在肢體按摩后,全關節范圍內活動上下肢各個關節,2次/d,30min /次,從肢體近端關節到遠端關節,從大關節到小關節,活動幅度由小到全范圍,每個關節活動3-5回。當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及時開展主動運動.
神經康復術后護理
(1)指導功能鍛煉
語言康復訓練:采用漸進教學法,從發音器官訓練開始到發單音節、單字、單詞,認人、物品名稱,反復讀、認,鞏固效果。同時利用各種刺激法,強化病人的應答能力,根據失語不同類型及程度,給予針對性指導。并提供有關手冊或錄音磁帶,囑家屬耐心協助,不宜過急,對病人每一進步都表示肯定。
肢體功能鍛煉:臥床期間,鼓勵作主動活動,作站立練習時,開始在有依靠下站立,如背靠墻、扶拐等,每次10~20min,同時指導坐站練習、登臺階練習以改善下肢肌力。隨著病情改善,從開始無依靠站立,逐漸過渡到步行?;紓壬现饕龈麝P節的主動練習,加強掌指關節活動與拇指的對指練習,以促進手功能順利康復。在此過程中,給予詳細指導,及時糾正,達到逐步康復。
(2)生活自理能力訓練
這是獲得獨立生活的主要方法,以上肢練習為主。首先學習用手提物、放下,逐步提放較大和較小物件,如皮球、筷子、筆、紙等。練習各種捏握方法,進而學習使用匙、梳、刷子等。在學好抓握基礎上練習自己洗臉、刷牙、梳頭、洗澡,開始時有人幫助,特別是洗澡。此時,加強對家屬的指導,使病人獲得了歸屬和感情上滿足,以及生活自理的滿足感。
(3)其他
氣管切開者重點指導氣管切開護理,檢查督促家屬按時清洗內套管。病人休息及外出時用雙層濕紗布覆蓋套管口。對認知障礙者,做好智能及心理康復。經常給予聽、視等刺激,有意識讓病人記憶、判斷,促進腦功能恢復。對留置導尿者,指導膀胱沖洗,囑病人多飲水,并指導夾管訓練,盡早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