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的血壓測量對高血壓的診斷與判斷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血壓測量之前總是被誤認為是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工作,健康的人無需進行家庭血壓測量。事實上,每個家庭都需要擁有一臺血壓計,并養成定期進行血壓監測的好習慣,以便及時發現血壓升高現象,盡早治療高血壓。
家庭血壓儀監測血壓的具體步驟
1、測量血壓之前一定要安靜地休息十到十五分鐘,運動后則休息三十分鐘,放松一下情緒,穩定一下心態,測壓時肢體不能用勁和亂動,保持一種輕松舒適的狀態。
2、測量者盡量選擇坐姿。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背靠座椅,兩腿落地放松。測量時肘關節與心臟在同一水平,上臂裸露并伸直。袖帶氣囊緊貼皮膚,下緣距肘彎橫紋2-3厘米,不要過松或過緊,保持一指的縫隙(如行動不便,可采取躺臥式測量,方法同上)。
3、測量血壓。以水銀式測壓儀為例,將聽診器的表形件放至入氣袋下肱動脈搏動處,接著擰上氣門打氣加壓,在水銀柱上升過程中即可聽到動脈搏動聲音,隨壓力上升搏動聲音逐漸減小,當完全聽不到時,表示動脈血流已完全阻斷,再加壓使水銀柱升高20~30毫米然后慢慢放氣。
在聽到第一個“咚”的聲音時所示的壓力值便是收縮壓(即高壓),記錄下血壓的最高數值。隨后聲音逐漸增強后轉為柔和雜音,當該音突然變得低沉時的壓力值即為舒張壓(即低壓),記錄下血壓的最低數值。
4、測量結束后,排盡袖帶內的多余氣體,整理后放入盒內,血壓計盒蓋右傾45度,待水銀全部流回槽內,平穩放置。
溫馨提示:血壓測量的單位有兩種,第一種是毫米汞柱(mmHg),第二種是千帕(kpa)。兩種單位均適用,并無新舊之分。換算關系是:1kpa=7.5mmHg。血壓的特點是有明顯的波動性。一般白天偏高,夜間及早晨剛醒是偏低;活動后即時偏高,靜坐一段時間可恢復原狀。因此需要在非同日多次反復測量才能判斷高血壓升高是否為持續性的。
【參考文獻:《把血壓輕松降下來》《管好自己的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