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在當今老年人中比較普遍,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醫學領域的各位專家也在不斷研究,以求能從根本上治愈類風濕性關節炎,減輕患者的痛苦。為了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后的長期治療過程中有更好的療效,求醫小編在此總結了以下這些病因。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什么?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因素
類風濕性關節炎其實就是強直性脊柱炎,俗有骨痹、歷節風之稱,屬中醫痹證范疇,是一種以慢性多關節炎癥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關節起病,常呈對稱性,早期癥狀為受累關節的疼痛、腫脹、活動困難及發僵,長久不愈的晚期癥狀則為關節畸形。本病在我國人中患病率為 0.3% ,是造成我國人群喪失勞動力與致殘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可見于任何年齡,發病一般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發病的高峰年齡 20-40 ,而女性則在 40-60 歲,類風濕關節炎以女性多發,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 2-3 倍。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與哪些因素有關?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1、遺傳因素。
隨著人類白細胞抗原系統(HLA)的深人研究,人們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 家族發病率伴隨著人類白細胞抗原(HLA)陽性率的增高而增高。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與遺傳因素有關。有學者調查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家族中該病的 發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的發病率高2-3倍。已知HLA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多態性遺傳基因系統,位 于第6對染色體上,具有A,B.C,D,DR,DQ和DP 7個位 點.每個位點控制著不同數目的抗原,而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密 切相關的是HLA-DR。抗原,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易感基因。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2、內分泌失調因素。
有研究證實,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婦女在其月經期或妊娠期,癥狀可緩解;而月經后或產后則 關節病變又見惡化。且已證明,婦女月經期及妊娠期,體內腎 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量有所增加。又有資料表明,類風濕性關 節炎患者的腎上腺皮質分泌氫化可的松的高峰時間通常比正 常人延長4-5個小時。另外,臨床上我們應用腎上腺皮質激 素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能迅速緩解臨床癥狀,減輕病痛。 上述表明:內分泌失調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中起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