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肩關節由肱骨頭和肩胛盂構成,因肩胛盂小而淺加之外力作用常可脫位。創傷是肩關節脫位主要原因,多為間接暴力所致。臨床分前后、上下脫位。前脫位常見,因腋窩部肌力較弱當側身躍倒或受到撞擊,上肢外展、外旋位手掌著地時,間接暴力上達肱骨頭推向腋窩部沖破關節囊前臂致前脫位,肱骨頭可能位于鎖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關節盂下,以喙突下脫位最常見。
診斷:
1、有明確上肢外展外旋或后伸著地的外傷史,肩部腫痛、畸形、功能障礙。
2、檢查時見患者用健手托住患側前臂、頭向患側傾斜姿勢。肩峰突出,下方凹陷,呈現典型的方肩畸形,上臂外展20°~30°彈性固定。應考慮肩關節脫位的可能。
3、肩部觸診關節盂空虛感,在不同位置可觸摸到有肱骨頭:
(1)盂下型:患側上肢長于健側,腋窩可觸到圓滑的肱骨頭。
(2) 喙突下型:在喙突下可觸摸到肱骨頭。
(3) 鎖骨下型:鎖骨下可觸到肱骨頭。
(4)后脫位: 肩前方變平,喙突及肩峰明顯突出,上臂內旋畸形,肩胛 岡骨下可觸到肱骨頭。
(5)肩關節脫位合并骨折:局部腫痛,肱骨頭附近明顯壓痛,或有淤血斑, 應考慮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需作X線檢查。
4、Dugas征陽性,患側肘部緊貼胸部時,手掌觸不到健側肩部,或手掌搭在健側肩部時,肘部無法貼近胸壁;又稱搭肩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