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無效,病情發展或發生并發癥時,需手術治療。潰腸性結腸炎需手術治療的約占20%。
1、手術指征
有以下情況的應手術治療。
① 結腸穿孔,大量出血積極治療繼續大出血,發現中毒性巨結腸積極治療24小時無改進,應做急癥手術。
② 急性暴發性和嚴重發作的積極治療。脈搏超過100次,體溫38℃以上,排糞每日超過9次。應在24小時內手術。或開始治療有些好轉,l周末臨床表現明顯,排糞帶血每日超過4次,結腸仍有觸痛,繼續心動過速和發熱,應手術治療。
③ 慢性復發性結腸炎反復發作,經非手術治療不能維持營養、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病人。結腸有活動性潰瘍、狹窄和假息肉,失去正常功能,持續腹瀉,可做擇期手術。
④ 兒童和青年長期患病,全身發育不良,消瘦,表現幼稚型,應早期手術。
⑤ 廣泛結腸炎病程過10年,有狹窄癥狀。活組織檢查高度發育異常。腸外并發癥如關節炎等不斷加重的病人,做擇期手術。
2、急癥手術
這類病人的病變廣泛、病情嚴重,全身情況較差,手術目的是控制病情惡化,挽救生命。
① 次全結腸切除回腸和乙狀結腸造口術,可明顯緩解中毒癥狀和出血,并可切除穿孔的結腸。不切除直腸,不縫合乙狀結腸斷端,減輕病人的手術負擔,防止縫合斷端愈合不良和引起腹腔感染。
② 回腸斷端造口只適用于全身和局部原因不能做次全結腸切除的病人,因結腸仍存在病變,不能解除中毒、出血和穿孔。
③ 回腸造口和橫結腸造口或乙狀結腸造口術,適用于急性中毒性結腸擴張不能耐受結腸次全切除的病人。結腸造口可以減低腸腔壓力,防止穿孔。急癥手術后病情好轉,再做第 2期切除手術。急癥手術死亡率超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