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年到青壯年。人的皮膚色澤紅潤、平滑、柔軟而富有彈性;頭發烏亮而又松軟,這是青春和健康的象征。但到了中老年,皮膚逐漸出現衰老的征象,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皮膚萎縮干燥和彈性降低
老年人的皮膚由于表皮細胞層減少、皮脂腺分泌和汗腺排泄功能降低、彈力纖維減少,使皮膚變薄、乾燥和變脆,且顯得粗糙而缺乏韌性。這是由於皮膚組織和細胞退行性變化的結果,也與數十年來長期受到風吹日曬等不利因素侵襲有很大的關系。在冬季,由於天氣較為干燥,皮膚含水量降低,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容易出現干燥、脫屑和爆裂,裂紋較深時可引起疼痛或出血。如過多使用熱水及堿性大的香皂洗澡,會因皮脂洗去而使爆裂變得更為顯著。
皮膚松弛和皺紋增加
老年人真皮層的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發生退行性變化,使皮膚彈性減少而出現皮膚松弛。更由于皮下脂肪的消耗、萎縮,使皮膚塌陷、皮皺和皮溝加深而形成皺紋。有時因眼瞼松弛、下眼瞼脂肪下垂,形成“疝”狀。皮膚皺紋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容易積存污垢,可引起細菌的繁殖而易患感染性化膿性皮膚病。
皮膚色素變化
老年人皮膚較多出現色素性改變,如老年性痣和其它色素斑,可見於 60-80%的老年人。老年性白斑可出現于 43-72%的老年人。老年人的色素改變是由于皮膚中黑色素細胞數目增加或減少所致。皮膚色素改變常發生于皮膚暴露部位,可能與過度日曬有關。
皮膚增生性病變
皮膚衰老過程中,由於細胞生長異常而逐步出現各種增生性病變。如老年人在面部、手背常出現一些扁平、隆起、淡褐色或褐黑色、不痛不癢的斑片,表面略帶油膩而粗糙,俗稱“壽斑”或“老年斑”。有些老年人在軀干和其他部位出現多個針頭至綠豆大小、半球形、質軟的小血管瘤,呈櫻桃紅色寶石樣外形,稱為老年性血管瘤。上述老年性皮膚增生物絕大多數為良性的皮膚改變。
頭發稀疏、變白和統落
人的頭發狀況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頭發的某些改變并不一定代表體質的強弱。一些健康人的頭發變白可在 30-40歲時開始出現。青年人易發生的男性禿發多先從前額兩角發際開始,漸延伸至頭頂;數年至十數年后額上部和頭頂部頭發明顯稀疏甚至脫光,或僅遺留少量毳毛,頭皮及面部常油膩而又有光澤,而全身情況良好。但總的來說,毛發的變白、稀疏和脫落仍是一種衰老的表現。白發的出現是由于頭發的黑色素細胞數目減少和黑色素生成功能降低引起的。老年性禿發是與老年人毛囊總數呈彌散性減少有關。頭發的情況與精神因素有很大的關系。俗語說:“愁一愁,白了頭”。最常見的脫發——斑禿(俗稱“鬼剃頭”),常與精神過度緊張和悲傷有關。歷史上傳說伍子胥被困一夜頭發盡白的故事雖有夸張之嫌,但也說明精神因素與頭發有密切的關系。食物的成分對頭發的生長和顏色也很重要。另外,老年人的脫發還與患多種慢性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