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V感染重在預防,國內外學者已有共識[10]。肝臟移植后預防CMV感染的意義在于[11]:(1)減少CMV感染本身所致的相關癥狀及CMV病的發生;(2)減少CMV感染相關的急性排斥反應、移植物慢性失功能、移植后淋巴組織異常增生等間接影響。感染的預防包括兩個方面:(1)消除CMV感染的高危因素。盡可能避免將CMV陽性供者器官給CMV陰性受者,盡可能了解供者的CMV感染情況。對無法了解的,術后須進行嚴密監測。(2)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但目前尚未有一種普遍認同的預防肝臟移植術后CMV感染的標準用藥方案,爭議主要集中于病例的選擇、預防用藥的方案和維持時間。
抗病毒治療
肝臟移植后CMV感染的預防性治療方案有:(1)普遍性預防治療,所有肝移植受者術后不久即接受抗病毒治療并在預定終點停止治療,目的在于預防CMV 復制、感染,防止CMV病發生;(2)優先治療,病毒學檢測提示存在無癥狀性CMV感染依據時才給予抗病毒治療,其策略是檢測CMV復制或感染,預防癥狀性CMV病。
一項多種抗CMV藥物預防CMV感染的薈萃分析顯示,普遍預防是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與不治療或與安慰劑相比,可使CMV感染(RR=0.61)、 CMV病(RR=0.42)、CMV綜合征(RR=0.41)以及所有原因死亡率(RR=0.63)降低;更昔洛韋比阿昔洛韋更有效,口服纈更昔洛韋、靜脈給予更昔洛韋與口服更昔洛韋有相同療效[4]。Gane等[12]隨機對照研究口服更昔洛韋與安慰劑預防肝移植后CMV感染的結果顯示,口服更昔洛韋組在術后6月內CMV病累計發生率為4.8%,而安慰劑組為18.9%(P<0.001),在高危者(D+/R-)則分別為14.8%、44.0% (P=0.02),提示口服更昔洛韋預防可有效預防肝移植后CMV發生。但Rayes等[13]的前瞻性研究結果提示,口服更昔洛韋作為普遍預防治療時 CMV病發生率為10%,無預防治療的對照組為20%,但兩組CMV病均為輕至中度且對靜脈用更昔洛韋治療反應良好,總體認為普遍預防治療并未顯示較有 CMV病癥狀后治療更有優勢。普遍預防的缺點是增加了肝移植受者經濟負擔,使過多的患者暴露在抗病毒藥物下,增加藥物的毒性和病毒的耐藥性。同時,普遍預防停止治療后(通常為3個月),遲發CMV病發生率、CMV復燃率明顯上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