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的朋友患了肛瘺很久了只是感覺疼痛卻不知道怎么辦,那么及時或者定期進行肛瘺檢查就顯得比較重要了,因此在現實的生活中對于肛瘺檢查一定要多加了解。
肛瘺內口是原發病灶部位,定位不清必然造成治療上失敗,因為切除或切開內口是治愈肛瘺的關鍵。尋找和確定的肛瘺內口的方法有:
(一)手術檢查 切開瘺道,沿瘺道尋找內口,一般容易找到。
(二)染色檢查 將干紗布放入直腸內,將美蘭1~2ml由外口徐徐注入,然后拉出紗布,如有染色,即證明有內口存在。
(三)探針檢查 先于肛門內插入手指,用銀質園頭探針,由外口沿管道向腸腔方向輕輕探入,完全性肛瘺,腸腔內手指在齒線附近可摸到探針確定內口,探時切忌盲目用力,免成假道,使感染擴散。
(四)肛鏡檢查 直視下看到齒線全部,內口常在紅腫發炎的肛瘺,有分泌物,對可疑的肛隱窩可用銀質園頭探針探入。
流膿是肛瘺的主要癥狀,膿液多少與瘺管長短,多少有關,新生瘺管流膿較多,分泌物刺激皮膚而瘙癢不適,當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瘺管內膿液積存,局部腫脹疼痛,甚至發熱,以后封閉的瘺口破潰,癥狀方始消失。由于引流不暢,膿腫反復發作,也可潰破出現多個外口。較大較高位的肛瘺,常有糞便或氣體從外口排出。檢查時外口常為一乳頭狀突起或是肉芽組織的隆起,擠壓有少量膿液排出,多為單一外口,在肛門附近。也有多個外口,外口之間皮下瘺管相通,皮膚發硬并萎縮。也有多個外口位于兩側,瘺管成“馬蹄形”,直腸指診在病變區可觸及硬結或條索狀物,有觸痛,隨索狀物向上探索,有時可捫及內口。若外口不整齊,不隆起,有潛行邊緣,肉芽灰白色或有干酪樣稀薄分泌物,應懷疑為結核性肛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