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雖小,卻讓很多患者傷透腦筋,治好又犯。反反復復,讓人徹底失去信心。指甲特殊的致密性和堅硬性,讓一般的外用藥物難以滲透殺滅真菌,本來用來阻擋真菌的指甲反而給病原真菌的繁殖提供了天然屏障,給真菌寄生提供溫床。真菌的多樣復雜,經醫學研究表明,能夠導致灰指甲的真菌有以下幾種:皮膚癬菌、致病性酵母菌和皮膚癬菌以外的絲狀霉菌,許多患者都是直接去藥房買一種藥物來治療,實際上單一某種藥物很難對所有真菌都有效。真菌對藥物的不敏感, 處于休眠狀態的病原真菌體對一般抗真菌藥物根本無反映,而且真菌休眠的潛伏期較長。一旦用藥停止,氣溫濕度等環境合適,真菌孢子便會萌發、生長、繁殖。
一:學會區分甲病。許多人往往看見指甲出現一點異常,就主觀的認為患上了灰指甲,隨便用藥物及偏方治療。其實,這是非常不科學的做法,先要到正規醫院進行確診,然后選擇正確的治療療法。需知:盲目的治療不但對病癥沒有好處,還會加深病情。
二:防止指甲傳染。據統計,國內約三成的灰指甲患者家庭,其家人也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現象。專家說:患者會忽略甲真菌病的嚴重性,其實許多患者的感染是來自于家人。因此,灰指甲患者在遇病不要慌亂,要及時的做好預防工作。
三:需要正確治療。對于灰指甲的治療,患者一定要耐心,否則將會使病情惡化。尤其是很多患者在久治不愈后,選擇偏方或非處方藥物自行治療,這么做不單是浪費了金錢、時間,更會出現嚴重并發癥。
灰指甲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其實日常生活中,10個人中就有8、9人有腳氣,要么就是平時和要好的伙伴或者家人亂穿拖鞋,從不在意,時間久了,被傳染的腳氣,腳氣沒有有效的治療,趾甲免疫力低下的時候,真菌侵入甲床而導致的灰趾甲;要么就是有腳氣,自己沒有真確的認識,以為沒關系,過幾天就可以自己好的,其實手腳干裂、脫皮、微癢、起水泡等,都是慢性腳氣的癥狀,最容易引起灰指甲了;其次就是有輕微的腳氣、手氣,在生病或者趾甲受到擠壓、趾甲有外傷,免疫力低下,也容易被感染灰指甲。
專家說,手術拔甲由于創傷大,易感染且給患者帶來痛苦和不便,目前已不多采用。藥物浸泡雖有一定效果,但使用周期長(往往要半年以上)對指(趾)端皮膚有深度損傷,所以目前也逐漸被淘汰。灰指甲是由真菌引起的,其中紅色花癬菌、石膏樣毛癬菌、表皮絮狀菌等。它們感染到甲蓋下吸收甲蓋營養物質,阻礙指甲正常生長,使指甲變形、易碎、變色、中空、增厚等。由于真菌在甲蓋下面生長繁殖反復更替時間長所以極具傳染性。一個病甲可蔓延為多個病甲所以有灰指甲一定要太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