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方法
根據臨床表現作出慢性宮頸炎的診斷并不困難,但應注意宮頸糜爛與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或早期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鑒別,須常規作宮頸刮片、宮頸管吸片,必要時作陰道鏡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1、診斷依據
(1)陰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后出血。
(2)下腹墜痛及腰骶部疼痛。
(3)宮頸有不同程度的糜爛、肥大,或可見宮頸息肉、宮頸腺囊腫。
2、宮頸糜爛的分度
根據糜爛面積大小將宮頸糜爛分為3度;輕度指糜爛面小于整個宮頸面積的1/3;中度指糜爛面占整個宮頸面積的l/3-2/3;重度指糜爛面占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根據糜爛的深淺程度可分為單純型、顆粒型和乳突型3型。診斷宮頸糜爛應同時表示糜爛的面積和深淺。舉例,診斷為中度糜爛、顆粒型。
3、分類診斷
(1)宮頸糜爛
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稱宮頸糜爛。根據病變的深度將宮頸糜爛分為單純型、顆粒型和乳突型。①單純型糜爛:糜爛面平坦,②顆粒型糜爛:糜爛面凹凸不平呈顆粒型。③乳突型糜爛:糜爛面凹凸不平現象更加明顯呈乳突型。根據糜爛面積的大小將宮頸糜爛分成三度:輕度是指糜爛面積小于整個宮頸面積的l/3;中度是指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的1/3~2/3;重度糜爛是指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
(2)宮頸肥大
宮頸呈不同程度的肥大,表面光滑,宮頸組織變硬。
(3)宮頸息肉
宮頸外口贅生物,單個或多個,紅色,常常呈舌狀,質軟而脆,易出血,多數蒂細長。
(4)宮頸腺囊腫
宮頸表面突出的多個青白色小囊泡,內含無色黏液。
(5)宮頸黏膜炎
宮頸陰道部外觀光滑,宮頸外口有膿性分泌物堵塞,部分宮頸管黏膜增生向宮頸外口突出,宮頸口充血,宮頸肥大。
鑒別方法
用窺陰器檢查,可見各種類型病變,重度糜爛組織較脆,易出血,須與早期宮頸癌鑒別。
早期宮頸癌鑒別一般質地較硬、脆,極易出血,而子宮頸糜爛較軟、潤滑,雖有出血傾向,僅在檢查觸及后在指套上染有血跡。大部分早期子宮頸癌在臨床上不借助其他診斷方法,不可能與子宮頸糜爛相鑒別。因而凡有子宮頸糜爛者,均應常規作宮頸刮片檢查找癌細胞,必要時在陰道鏡檢查下作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