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結核是結核桿菌經血源性途徑侵入關節而引起的繼發感染,在骨關節結核發病中僅次于脊柱結核和膝關節結核,居第三位。多見于兒童和青壯年,常合并下腰段脊柱結核和骶髂關節結核。晚期全髖關節結核常導致髖關節不可逆損害而致殘。
根據病史、癥狀、體扯及X線即可診斷。當診斷有疑問時,可怍結核菌素試驗、穿刺、滑膜切取活鹼,明確診斷。
髖關節周圍肌肉較豐富,輕微腫脹不易被察覺。檢查時可讓患者仰臥,兩下肢伸直并攏,仔細觀察兩側三角,病側有時可見輕度隆起,局部有壓痛。除股三角外,大粗降、大腿根、大腿外上方和膝上方及膝天節增大應檢查是否有腫脹。髖部肌肉有時會出現假性波動,需與膿腫作區別。
檢查關節功能時,按順序檢查屈、伸、內收、外展、內旋和外旋,必須和對側相比。早期病變多以以伸髖和內旋受限較多。早期髖畸形,Thomas征陽性。合并有病理性脫位的則大粗降升高,忠肢短縮,且在屈曲、內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