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結核是結核桿菌經血源性途徑侵入關節而引起的繼發感染,在骨關節結核發病中僅次于脊柱結核和膝關節結核,居第三位。多見于兒童和青壯年,常合并下腰段脊柱結核和骶髂關節結核。晚期全髖關節結核常導致髖關節不可逆損害而致殘。
髖關節結核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應與下列疾病作區別
1.化膿性炎節炎
一般為急性發病,患者高熱、寒戰、白細胞增多,下肢呈外展、外旋畸形。對慢性低毒件化膿感染,或已用抗生素而尚未控制的化膿性關節炎有時不易與關節結核作鑒別,需作穿刺、膿液細菌培養或滑膜活檢等方法作鑒別。
2.類風濕性關節炎
髖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中樞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部分,有的從一側髖天節開始。x線片所見和髖關節滑膜結核完全類似。即關節囊腫脹、閉孔縮小和局部骨質疏松。患者多為15歲以上的男性青年,仔細詢問病史,患側髖也可能有過疼痛。檢查腰椎,有的可發現腰椎話動受限。有的患者在滑膜結核的診斷下做手術,但術中未發現結核病變,在術后病情發展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3.兒童股骨頭壞死
多見丁3~9歲兒童,男性多于于女性。檢查患兒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血沉不快。患髖活動有輕度或中度受限。X線片可見股骨頭骨骺致密、變扁,關節間隙增寬,股骨頭與髖臼底之間的距離增加(兩側對比);以后股骨頭骨骺呈“碎裂”狀,股骨頸增寬,骺板近端有囊性變,有時可發生半脫位。
4.成年股骨頭壞死
多見于創傷性髖關節脫位或股骨頸骨折之后,電見于使用大量激素之后。x線片顯示股骨頭上部致密、變扁,隨后碎裂塌陷。臨床癥狀比兒章型重,骨質重建也比較困難。
5.骨關節炎
患者多為老年人,可見于一側或雙側。臨床上患髖疼痛,活動受限,但血沉不快。X線片示髖臼及股骨頭明顯增生,邊緣硬化,關節間隙狹窄,髖臼內或股骨頭內常有囊性變。
6.暫時性滑膜炎
多見于8歲以下的兒童訴髖部或膝關節疼痛,不敢走路,髖關節活動受限,髖前方稍飽滿,很少有全身癥狀。做皮牽引同時給磺胺或土霉素治療,3~4周后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