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脊柱結核,就要先說肺結核。結核病首先發生在肺部,然后通過血液的傳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統,如骨骼系統結核、泌尿系統結核、消化系統結核等。骨結核就是一種繼發的病灶。
脊柱結核在骨結核中約占50%左右,較四肢關節結核發病率為高。脊柱結核中的絕大多數為椎體結核,占99%以上,附件結核僅占1%以下。椎體結核發病率如此之高,是由脊柱的生理解剖特點決定的:(1)整個脊柱有23個可動椎體,椎體數目多;(2)脊柱是人軀體的中軸,椎體負重大,勞損多;椎體上肌肉附著少,松質骨成分多。由于結核菌易于在血流緩慢、勞損多的部位存留繁殖,因此易于在椎體部位“定居”。同時,椎體營養動脈為終末動脈,易于因細菌感染而阻塞,導致病椎血液供應不足,抗病能力下降,形成結核病灶。患者年齡多在30歲以下,約占73%。成年病變易發生在椎體上、下緣,以溶骨破壞為主,引起椎間隙變窄。病變椎體受壓后,可導致病理性壓縮骨折,嚴重者甚至高位截癱。
脊柱結核由于部位較深,早期癥狀不明顯,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如有以下表現應引起注意:午后低熱、食欲不振、消瘦、盜汗、疲乏無力等。疼痛一般是最先出現的癥狀,多為輕微鈍痛,休息時輕,勞累時重,咳嗽、打噴嚏或拎東西時加重。有的患者夜晚和早起時疼痛,活動及行走后減輕或消失。如病變壓迫脊髓和神經根,疼痛可能相當劇烈,并沿神經根放射。
從外觀上看,患有脊柱結核的人往往伴有肌肉痙攣、姿勢異常和運動受限。其中頸椎結核者常有斜頸畸形,頭往前傾,活動困難:胸、腰椎結核病人不能彎腰拾物,只能笨拙而機械地屈髖、屈膝、挺腰下蹲,一手撐大腿,另一手去揀地上的東西。對初步判定為脊柱結核患者,應做常規的X線檢查,以發現脊柱生理弧度的異常,椎體形狀及椎間隙、椎體周圍軟組織的改變。還可以通過CT及磁共振顯示椎體破壞范圍和程度、死骨大小及位置,以及椎間隙是否狹窄或消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