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結核以兒童及青少年多見,年齡越大,發病相對越少,這可能與機體的免疫力有關。近20多年來,由于對脊柱外科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深入進展,對抗結核藥物的研究也獲得了重大的進步,因此,對脊柱結核疾病的認識和治療的一些基本概念也更加深入。抗癆及外科病灶清除基本原則和技術,隨著外科技術和生物材料研制,也在發生重大變革。
脊柱結核在骨與關節結核中發病率居于首位,約占40%~50%。近年來由于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和抗結核藥物的進步,其發病率已有所減少,但在脊柱炎性疾患中仍居首位。脊柱結核中絕大多數為椎體結核,單純的椎弓結核很少,這與椎體以松質骨為主、負重大、勞損多、肌肉附著少、血供差以及椎體的滋養動脈多為終末動脈等原因有關。發病部位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胸腰段占第3位,頸椎、骶尾椎最少, 也有統計為:胸椎(40.3%)、腰椎(35.97%)、后依次為胸腰椎(12.77%)和腰骶椎(7.36%)等。有兩處椎體病灶者約3%~7%,而其間為無病的椎體所隔開,稱之跳躍型脊椎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