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結核是怎么發生的?專家分析脊柱結核為慢性骨關節病變,起病緩,進展慢,早期可無癥狀常常被忽視。因此有的有的被誤診為慢性勞損、風濕癥等而長期對癥治療。極少數起病急驟,易和急性化膿性炎癥混淆。為了幫助廣大患者正確認識脊柱結核,下面我們請專家詳細介紹一下脊柱結核是怎么發生的。
脊柱結核是怎么發生的
結核桿菌經血行引起的脊柱繼發性慢性感染性疾病,約占骨關節結核的一半左右,多見于青少年,發病部位以腰椎為多,其次是胸椎、胸腰段脊椎、腰骶段脊椎和頸椎。以發生在椎體者居多,附件結核較少見。
★脊柱結核的病因
結核桿菌由體內其他結核病灶經血行播散至脊柱。
★脊柱結核的病理
脊柱結核好發于負重大、活動多、肌肉附著少、血液供應差的椎體,多數為單一病灶,兩處或兩處以上病灶少見。
椎體結核分為兩型:中心型多見,兒童為主,椎體常呈楔形而椎間隙正常;邊緣型以成人為多,常累及鄰近椎體,使椎間隙變窄或消失。
椎體病變向后蔓延可侵犯鄰近椎弓根和橫突,頸椎或胸椎的椎管內因病灶可壓迫脊髓引起截癱,腰椎因神經根受壓而引起相應的癥狀。胸椎結核膿腫常局限于椎旁,腰椎結核膿腫常沿筋膜間隙流注,形成腰大肌膿腫,頸椎結核膿腫常形成咽后膿腫。
通過專家的分析,相信大家應該知道脊柱結核是怎么發生的吧,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