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后婦女的骨量丟失,主要表現在骨小梁變細、穿孔,甚至消失。而婦女絕經后身體所承受負荷并未減少,這就使得殘存骨小梁所承受壓力相對增加,久而久之,便會使骨形體萎縮甚至骨質疏松,由于人體椎體和髖部含有豐富的骨小梁,對骨代謝變化極為敏感,因而是絕經后骨質疏松的主要受累部位。
通常情況下,婦女以絕經后6~10年骨量丟失最為突出,稱“快速丟失階段”,以后轉為“緩慢丟失階段”,所以老年婦女存在不同程度骨質疏松改變。如果骨量丟失達25%以上,就容易因骨質疏松引起胸、腰椎骨折,占老年婦女的3%~5%。這種骨折通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僅表現為短暫的腰背痛,無神經受壓癥狀,易被忽視。逐漸發展,便出現了身高縮短、駝背等現象。因此,防止老年婦女發生駝背,關鍵就在于及早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