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介于頻繁活動和重量較大的頭顱與缺少活動而比較穩定的胸椎之間,其活動度很大,負重也多,在解剖上又相對比較薄弱,四周缺乏其他骨性保護,易發椎間盤突出,下頸
椎及其周圍軟組織容易發生勞損性病變。
頸椎病是怎么引起的?頸椎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年齡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是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患病高峰在40~60歲之間,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
2、職業
頸椎病好發于低頭伏案工作的人群。如會計、打字員、刺繡工人為高發人群。胡嘉彥1982年調查某大廠礦1064人,患病率為17.19%。而丹麥學者通過頸椎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司機患病率最高。
3、勞損
長期使頭頸部處于單一姿勢位置,如長時間低頭工作,易發生頸椎病。小于三十歲的頸椎病人,多從事低頭工種。
4、頭頸部外傷
百分之五十髓型頸椎病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突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于狹窄臨界狀態中,頸部外傷常誘發癥狀的產生。
5、不良姿勢
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等;臥車上睡覺,睡著時肌肉保護作用差,剎車時易出現頸部損傷和椎間盤突出。
6、慢性感染
主要是咽喉炎,其次為齲齒、牙周炎、中耳炎等。這些部位的炎癥刺激頸部軟組織或通過豐富淋巴系統引起頸枕部軟組織病變。有人認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頸椎病重要發病因素,這可能與軟組織慢性勞損炎癥相互影響而加重病情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