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滑膜炎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一些孩子也可能患滑膜炎,小兒膝關節滑膜炎多因小兒股骨頭發育尚不成熟,關節囊較松,劇烈跳躍等過度外展、外旋運動時,關節囊受到牽傷或擠壓,再受病毒感染后,出現關節滑膜水腫、髖關節無菌性炎癥,絕大多數孩子在發病前一周左右都患過感冒,10歲以下小孩易患該病。
滑膜炎的護理與治療方法(一)
小兒滑膜炎一般是由于小兒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癥狀后,病毒或感染物進入血流,經血流刺激髖關節滑膜,引起滑膜充血、滲出等急性炎癥,造成小兒髖關節滑膜炎。患兒比較常見的是髖關節滑膜炎,3-10歲的兒童易患,其中以男性較常見,大多為一側髖關節發病。發病原因可能與病毒感染、創傷、細菌感染及變態反應(過敏反應)有關,起病或急或慢。孩子常感覺大腿和膝關節前面或側方疼痛。髖關節處有壓痛,走路跛行;經X線拍片診斷為“髖關節滑膜炎”或“膝關節滑膜炎”。
及時治療關節的損傷: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的骨質增生經常與關節內骨折有直接關系。由于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對于關節內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治療,作到解剖復位,完全可以避免創傷性關節炎和關節骨質增生的發生。
房間要陽光充足,保暖防寒防潮濕。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潮濕受冷,病變的關節應用護套保護。要經常正確的鍛煉身體,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肥胖。要防止過度的疲勞,急性期應適當休息,減少活動,保持關節于功能位,但在亞急性或緩解期,可進行關節功能鍛煉,體態護理,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強直,保持關節的最佳功能。
要改變過量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注意合理飲食。在飲食中應增加營養,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多 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D,另外服用含鈣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以易消化為宜。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生冷硬的食物。食物應既有營養,也要兼顧口味,以增進食欲。
滑膜炎的癥狀有:走路發軟,膝關節咔嚓響,腫的難受、疼得鉆心、麻的像過電。平時走路走不遠,少走一兒會就感覺腿腳發軟,需要休息一下。下蹲或者行走是會發出咔嚓咔嚓的響聲,并伴有腫脹感;有時候會有鉆心疼痛的感覺、麻的像過電一樣。
早晨醒來膝關節長時間動不了,久坐后關節僵硬,邁不動步。清晨醒來會發現膝關節長時間的動不了,想要下地行走更是難上加難,必須起床后坐上一會兒才能緩慢的行走。另外,長時間的坐住后想要站起來行走也是很困難,膝關節明顯僵硬,邁步也更為困難。
下樓梯,關節疼痛不敢用力,撐不出勁,甚至斜著身子走。膝關節滑膜炎患者還有個典型的癥狀就是上下樓關節疼痛難忍,不敢用力,必須借助樓梯扶手才能勉強的向上攀爬,有時需要歇著身子才能勉強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