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創傷的正確處理方式是什么?口腔頜面創傷會導致呼吸不暢,容易發生窒息從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不能像對待普通創傷一樣對待口腔頜面創傷,及時有效的治療是患者安全的最佳保障。
口腔頜面創傷后的急救措施
為預防吸入性窒息的發生,對口腔頜面部傷后昏迷的病員,在運送時可采用俯臥位,把額部墊高,使口鼻懸空,便于涎液、嘔吐物及血液等其他異物外流,以防傷員昏迷中將其直接吸入氣管、支氣管或肺內而引起吸入性窒息,同時這種體位也可防止舌后墜堵塞呼吸道。傷員發生吸入性窒息后,應立即行氣管切開術,通過氣管導管,充分將異物吸出,可解除窒息。
當口底、舌根、咽側及頸部損傷后,軟組織水腫或血腫壓迫呼吸道發生阻塞性窒息,此時可經口或鼻插入通氣導管,以解除窒息。上頜骨發生橫斷骨折后,骨折塊向后下方移位,可壓迫舌根,堵塞咽腔而引起窒息,此時可臨時用筷子或類似器材橫放于雙側雙尖牙部位,將上頜骨向上提吊,并將兩側固定于頭部繃帶上,可預防或解救窒息。
口腔頜面部損傷的清創術治療
1、沖洗創口
細菌在進入創口6~12小時以內,多停留在損傷組織的表淺部位,且尚未大量繁殖,容易通過機械的沖洗予以清除。先用消毒紗布蓋住創口,用肥皂水、外用鹽水洗凈創口四周的皮膚;如有油垢,可用汽油或洗潔劑擦凈。然后在麻醉下用大量生理鹽水或1%~3%又氧水沖洗創口,同時用紗布團或軟毛刷反復擦洗,盡可能清除創口內的細菌、泥沙、組織碎片或其他異物。在清洗創口的同時,可以進一步檢查組織損傷的情況。
2、清理創口
沖洗創口后,行創周皮膚消毒、鋪巾、進行清創處理。原則上盡可能保留頜面部組織。除確已壞死的組織外,一般僅將創緣略加修即可。唇、舌、鼻、耳及眼瞼等處的撕裂傷,即使大部分游離或完全離體,只要沒有感染和壞死的情況下,也應盡量保留,爭取縫回原位,仍有可能愈合。但如創口有急性炎癥、異物位于大血管旁、定位不準確、術前準備不充分或異物與傷情無關者,可暫不摘除。
3、縫合
由于口腔頜面部血運豐富,組織再生力強,即使在傷后24小時或48小時之內,均可在清創后行嚴密縫合;甚至超過48小時,只要創口無明顯化膿感染工組織壞死,在充分清創后,仍可行嚴密縫合。對估計有可能發生感染者,可在創口內放置此流物;已發生明顯感染的創口不應作初期縫合,可采用局部濕敷,待感染控制后,再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