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癱是指身體軀干的某一個部位以下雙側肢體的癱瘓,是各種原因造成的脊髓橫貫性損害。若病變位于高頸段,會表現為四肢癱;病變位于胸腰段會表現為雙下肢癱瘓,與其相伴的則是受損平面以下的感覺障礙和大小便障礙。
截癱,是指脊髓損傷后,受傷平面以下雙側肢體感覺、運動、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門括約肌功能喪失的一種病癥。其中,上述功能完全喪失者,稱完全性截癱,還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稱不完全性截癱。早期為弛緩性癱瘓,約3~4周后,逐漸轉為痙攣性癱瘓。截癱病因與脊髓外傷或本身病變有關。現代西醫學除在脊髓損傷的急性期可采用手術治療外,對本病癥尚無理想的方法。本病癥是重要的難治病之一。
一、結核所致截癱(20%)
原有脊柱結核史或有結核中毒癥狀,病變多發生在胸椎或頸椎。病程緩慢,多表現為痙攣性癱瘓,四肢或雙下肢無力、發硬、發挺,患處可有后凸或側彎畸形,棘突間隙不增寬,X線片示椎體有溶骨性破壞,椎間隙變窄或消失,椎體可有相互嵌入,椎旁有膿腫陰影。血沉增快。
二、腫瘤所致截癱(20%)
多見于椎體血管瘤、椎體巨細胞瘤。①椎體血管瘤:多見于年齡較大的婦女,好發于胸腰段單個或多個椎體。早期癥狀為局部鈍痛或束帶狀疼痛,感覺異常,病程緩慢。X線片示椎體呈縱行排列的增粗骨質,間有條狀密度減低區,呈柵欄狀或多囊壓縮狀。②椎體巨細胞瘤:多見于中青年,初期局部有間歇性隱痛,逐漸出現局部壓痛,活動受限而致截癱。X線片示椎體呈皂泡狀陰影或溶骨性改變,骨小梁殘缺不全。
三、轉移瘤所致截癱(10%)
有原發腫瘤治療史(子宮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狀腺癌等)。截癱癥狀逐漸出現,病程緩慢。線片示椎體疏松呈前后一致性擠壓,有溶骨或蟲蝕樣破壞,有成骨型斑點和塊狀硬化影,或有成骨和溶骨型的混合影像。上下椎間隙一般無明顯變化。
四、外傷所致截癱(40%)
脊柱骨折或骨折--脫位所傷及脊髓或馬尾神經,神經收到損傷,無法正常運作。
五、 脊髓壓迫所致截癱(5%)
骨質壓迫所致有骨質增生,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手術致傷等。
六、 脊髓變性所致截癱(5%)
包括脊髓軟化、空洞、萎縮多由炎癥及壓迫型轉化所致。
溫馨提示
很多截癱的患者在最初的時候喪失了繼續治療的信心,放棄治療。但是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各種疑難雜癥被攻破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患者一定要針對病因對癥治療,戰勝病魔以及自己內心的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