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時要不要禁食?這是很多醫生遇到胃出血患者及家屬時常常會被問到的一個問題,胃是對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到身體里的食物進行處理、消化的器官,當它出現問題時,是否會影響我們的飲食,并且我們在飲食上要做哪些預防工作呢?
一般來說,無嘔血就不禁食,進食物后,食糜可以覆蓋潰瘍的表面,避免胃酸對病變的損傷,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復,食物可稀釋胃酸,也可減輕病灶局部的刺激,胃內有部分食物可減輕胃的饑餓性收縮,避免已經形成的血痂脫落。另一方面,胃內高酸會使血凝塊溶解。因此,只要無嘔血都可以進食。但是,嘔血的病人一定要禁食,以防進食嘔吐或嘔血造成窒息。
吃什么的問題要掌握下述原則:開始以進食流質、米湯、藕粉較好。牛奶因營養豐富而倍受青睞,但事實上,正因為牛奶中富含蛋白質,飲用后會刺激胃酸與胃消化酶的分泌,牛奶中又有大量的鈣質,吸收后高鈣會刺激一種叫胃泌素物質的釋放 ,繼而增加胃酸,這些對止血均不利,因此,飲用牛奶要適量。不要飲用太酸太甜的食物,這些均使產酸增多。要少量多餐,飲食溫熱,過熱的食物有可能使胃黏膜的血管擴張,不利于止血。濃茶、濃咖啡均應避免。如食物清淡無味時,添加少許食鹽無害。出血停止后 ,可逐步增加食物的品種與數量。
溫馨提示:通常在停止嘔血12小時后,不管是否還有黑便均可考慮恢復進食。如再次嘔血,請再次禁食!
【參考文獻《腸胃會說話 》《老中醫教你調養胃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