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還不清楚,患者應解除顧慮,聽從醫生有關膳食和生活方式調整的建議,少吃冷飲和油炸的食品。多休息保持精力、放松神經也可減輕腹瀉癥狀。
臨床研究證實,腸道是受神經系統支配的。人的腸道與大腦相關,大腦過度疲勞,易產生脾胃虛弱,肝脾不和,精神抑郁、焦慮等;再加夏日住空調房、吃冷食過多、睡眠不良等,在這些因素的刺激下,使腹瀉頻繁發生。
腸易激綜合征是最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病因和發病機理尚不清楚,可能與藥物、情緒緊張、食物不耐受、結腸運動功能異常、小腸機能障礙及食管、膽囊運動異常等因素有關,其中腸道功能的改變在腸易激綜合征發病機制中有重要作用。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
大便常規及培養、鋇劑灌腸、結腸鏡等一系列檢查均無腸道器質性病變發現,病理學檢查也無異常,在排除了如吸收不良綜合征,血吸蟲感染、腸腫瘤、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乳糖酶缺乏癥、胃腸道激素腫瘤、內分泌疾病、盆腔疾病等器質性疾病后,才作診斷。
腸易激綜合征為良性疾病,不危及正常生命和健康,預后良好雖反復發作,適當治療后可逐漸好轉甚至消失。
腸易激綜合征的預防措施
l)限制或去除加重腹瀉的食物,包括咖啡因,酒精,乳制品,高糖食物,高脂食物,高產氣食物(比如豆類,卷心菜和甘藍)以及人造甜味劑山梨醇和木糖醇(多用于無糖口香糖和糖果中)。
2) 增加膳食纖維,足量飲水,規律運動可以減輕便秘。
3)為自己的日常飲食和癥狀變化建一個日記。
4)平靜進食,進食環境安靜放松。
病人慢性病主訴作掩蓋新發生的腸道惡性病,應隨時提高警惕,善于識別在功能性主訴中的器質性疾病的早期發現,并作必要的一些檢查。在治療方面,解除緊張情緒、消除心理負擔、增強信心非常重要。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加強鍛煉,增進體質。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過冷過熱的飲食,戒煙戒酒。
腹瀉者以少渣易消化的食物為宜;便秘者除多飲水外,應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并增加含纖維素多的食物。藥物治療以對癥處理為主,根據腹痛、腹脹和排便情況調節每日的藥物用量,便秘者盡量避免使用各種瀉藥。腹部安放熱水袋、按摩、日光浴和溫水浴、頻譜等理療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