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4000名曾有心臟病發作史的患者進行調查后發現,在一天24小時中,心臟病發作有一個時間節律,每天上午6時至9時為發作的“高峰期”,心絞痛和猝死往往會在上午9時左右發生。上午9時發作的非致命性的心臟病要比晚上11時發作的心臟病多3倍左右。
研究表明,心臟病患者在一天內對身體負荷的反應有所不同,清晨的反應最差。如果這時進行較重的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就容易出現危險。因此,心臟病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最好避開心臟病發作的“清晨峰”,以下午或晚上為宜。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4000名曾有心臟病發作史的患者進行調查后發現,在一天24小時中,心臟病發作有一個時間節律,每天上午6時至9時為發作的“高峰期”,心絞痛和猝死往往會在上午9時左右發生。上午9時發作的非致命性的心臟病要比晚上11時發作的心臟病多3倍左右。
研究表明,心臟病患者在一天內對身體負荷的反應有所不同,清晨的反應最差。如果這時進行較重的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就容易出現危險。因此,心臟病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最好避開心臟病發作的“清晨峰”,以下午或晚上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