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是一種常見病。風濕性心臟病變最容易損害"閥門",即心臟的瓣膜,導致"閥門"大不開也關不嚴,血流在心腔內的正常流動發生障礙。在病變早期,患者一般情況
下無不適感覺,只有當運動,累時會出現心慌氣短的癥狀,當病變發展到中、晚期患者則會感到明顯乏力、心慌、氣喘,此時心臟的"泵"功能將難以維持人體的基本需要。懷疑為風濕性心臟病時,進行心臟超聲檢查即可明確診斷,心臟超聲檢查可以準確地發現心臟有無風濕性病變以及病變累及的范圍與程度,全面評價瓣膜與心臟的功能。一旦確診為風濕性心臟病,可根據病變的程度不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于癥狀不明顯,病變輕而且穩定的患者,可以定期復查,無須特別的治療。對那些僅僅只有單純瓣膜狹窄患者,可以考慮采用保守中醫治療,或創傷小的介入性治療方法,即醫生通過導管將一個可以充氣的"小氣球"放置到病變的瓣膜處,"氣球"到達瓣口位置后再充氣就可將狹窄的瓣口撐開。瓣膜病變嚴重的患者也不用擔心,"三步并舉法"可以給患者帶來康復的信心,或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人造瓣膜去換病變的瓣膜,為心臟更換新的"閥門",使其恢復正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