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由于先天多基因發生改變而引的丘腦、大腦功能紊亂及病變而發生的感覺、記憶、思維、感情、行為等方面表現異常的疾病。所以藥物只能治標不能治根,藥物根治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了解導致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進行對癥治療。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分裂癥發病中有一定作用。對分裂癥的遺傳研究主要有:①家系調查發現親屬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約高10倍,與病人的血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②雙生子研究報告發現單卵雙生比雙卵雙生同病率約高4-6倍。③寄養子調查也提示明顯的遺傳傾向。④細胞遺傳學與分子遺傳學研究至今缺乏一致性結果。
分裂癥的遺傳方式目前尚不肯定,有人認為分裂癥屬多基因遺傳。即分裂癥的遺傳是多基因的積累作用所致,具有一個遺傳閾值,超過這一閾值就顯現疾病。也有人認為分裂癥家族像糖尿病家族一樣,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分裂癥的遺傳性是否顯現,需由環境因素對病人的影響決定。
2、個性與心理社會因素
部分分裂癥病人有特殊的個性,如孤僻、少言、怕羞、敏感、沉溺于幻想等,這種個性偏離正常者稱分裂型人格障礙。Mednick等(1987)提出部分分裂型人格障礙病人以后發展為分裂癥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圍生期損傷、幼年生活不穩定和缺乏父母照顧等。
3、年齡因素
青春期內分泌系統發育逐漸成熟,植物神經系統不穩定、情緒易波動、對外界應激因素敏感。分裂癥易發于這一時期,可能與內分泌變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