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經常會反復發作,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主要表現是感覺到疼痛,長時間就會導致肌肉萎縮、軟組織攣縮可引起關節無力。主要是因為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炎癥輕重不同而異。可由關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
主要是發熱、心臟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及舞蹈癥。
(1)發熱:熱型多不規則,可為弛張熱、稽留高熱,也可能是低熱。一般米說,超過39℃的高熱多見于關節炎,而極少見于心臟炎。發熱多于2~3周后自然消退,若使用阿司匹林后,則可迅速消退。
(2)心臟炎:患者出現心悸、氣短及心前區不適等表現。炎癥累及瓣膜時出現相應的心臟雜音。
(3)環形紅斑:約2.4%的患者出現環形紅斑,為指壓褪色的淡紅色環狀紅暈。彼此可以相互融合,多分布干軀干及肢體近端。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
(4)皮下結節:常在心臟炎時出現,出現率不到2%。多見于關節伸側的皮下組織,質地稍硬,與皮膚無粘連,亦無紅腫炎癥。
(5)舞蹈病:多見于4~7歲兒童,為炎癥侵犯基底結節所致,表現為一種無目的、不自主的軀干或肢體動作。
急性多關節炎是風濕熱最常見(85%~95%)的首發癥狀。典型的風濕性關節炎呈現出多發性、游走性的特點。所謂游走性關節炎即指較短時間內(多為 24~48小時),關節炎/關節痛可從。一個部位轉移至另一個部位,多關節依次出現癥狀,但偶爾可數個關節同時發病。炎癥好發于大關節,尤以膝、踝、肘、腕、肩關節為常見,但少數人亦可出現小關節癥狀,如手、足、頸、腰部疼痛。在急性炎癥期,受累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活動受限及壓痛,癥狀通常比較嚴重,并呈急性發展,可在數小時或一夜之間出現或加重。伴隨癥狀包括發熱、肌痛、虛弱等。
溫馨提示: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病,所以很難完全治愈,需要日常做好護理和保養,此病好發于膝踝、肩、肘等大關節,有的病人會出現紅腫、灼熱、劇痛的感覺,但是此病經常會反復發作才是最折磨人的。患者不可以偏食,要做到食藥相成,一般應該以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食物。
【參考文獻:《關節炎防治3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