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的產生并非突然的,這往往是日常生活中患者一些因素累及,在一定的刺激下,精神分裂癥才出現的。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說,首先要了解病因,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1、環境因素
①家庭中父母的性格,言行、舉止和教育方式(如放縱、溺愛、過嚴)等都會影響子女的心身健康或導致個性偏離常態。
②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及其精神交流的紊亂也是精神分裂癥的病因之一。
③生活不安定、居住擁擠、職業不固定、人際關系不良、噪音干擾、環境污染等均對發病有一定作用。農村精神分裂癥發病率明顯低于城市。
2、性格特征
約40%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前性格具有孤僻、冷淡、敏感、多疑、富于幻想等特征,即內向性性格。
3、其它
精神分裂癥發病與年齡有一定關系,多發生于青壯年,約1/2患者于20~30歲發病。發病年齡與臨床類型有關,偏執型發病較晚,有資料提示偏執型平均發病年齡為35歲,其它型為23歲。
以上就是健康專家為我們詳細介紹精神分裂癥病因,相信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首先我們不能歧視,要幫助患者擺脫致病因素,令患者能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此外,有些不明原因的精神分裂癥被證實可能和遺傳基因有關。